(一)基本情况
患者,女,23岁。
(二)主诉
因“停经38周+5天,胸闷、憋气1天”入院。
(三)既往史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四肢发育畸形,脊柱裂。
(四)入院查体
身高147cm,体重72.0kg,宫高34cm,腹围108cm,胎儿估重3400g,胎方位枕左前( LOA),胎心规律,145次/分,先露头,浮,未扪及宫缩,宫体无压痛,骨盆外测量示髂棘间径( IS) 23cm,髂嵴间径( IC) 25cm,骶耻外径( EC) 19cm,坐骨结节径( TO) 9cm。阴道内诊:宫颈容受50%,宫口未开,先露棘上3cm,宫颈居中,质中,阴道液pH<7,指套无血染。坐骨棘形态平伏,骶骨凹面中弧,骨盆侧壁平直,骶尾关节活动,耻骨弓角度90°,坐骨切迹3横指,坐骨棘间径10cm,后矢状径8. 5cm。
(五)辅助检查
1.入院前1个月产科彩超单胎,头位,双顶径( BPD) 8.7cm,股骨长度( FL) 7.2cm,羊水指数( AFI) 13.2cm,胎心搏动规律,胎盘位于后壁,Ⅱ+级。脐带绕颈1周。
2.入院时产科B超示单胎头位,BPD 8.94cm,FL 6.99cm,羊水指数13.0,胎盘位于后壁,成熟度Ⅱ级。胎儿电子监护( NST)反应型。
3.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右束支阻滞P-R间期延长:房室阻滞,ST-T改变。
4.入院时心脏彩超示单心房术后,房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二尖瓣少量反流,不排除伴二尖瓣前叶裂,三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高压(轻度),监测心功能时心率47次/分。
5.入院时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节律+异位节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短阵室性逸搏伴室性逸搏心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有成对、呈多源),右束支阻滞,T波改变。
6.入院时肝胆胰脾肾B超无异常。
(六)入院诊断
1.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2.38周+5天妊娠G1P0 LOA。
3.心功能Ⅲ级。
4.四肢发育畸形。
5.脊柱裂。
患者入院后监测血压在134~163mmHg/76~87mmHg,查尿分析蛋白++,补充诊断:子痫前期(重度)。
入院第2天在心内科医师监护下在局麻+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手术顺利,术后转重症医学科常规监护,2天后转回产科。
转回产科后继续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吸氧,发现心率最慢可至35~41次/分,产科请心内科会诊,给予心宝丸及参松养心胶囊口服。
入院第7天(产后第5天),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首次看望女儿后突然晕厥、面色青紫、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心肺复苏,2分钟后心脏复跳,心率88次/分,BP140/70mmHg,并出现不规律呼吸,急请心内科、麻醉科医师到场抢救,给予气管插管、小苏打40ml静推,心率在60~80次/分,血压141/60mmHg左右,呼吸不规律,考虑心源性休克,急转重症医学科抢救。
转科过程中,心脏再次停跳,持续心外按压,转入时血压测不出,脉搏无,心电监护呈室颤。患者昏迷,双侧瞳孔直径8mm,对光反应无。自主呼吸不规律,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立即继续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给予电除颤4次,半小时后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心电图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R波递增不良、室内传导延迟。
夜间持续泵入利多卡因240mg/h、推注胺碘酮150mg一次,但反复出现室颤,经除颤、肾上腺素、心外按压后均转复,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在30~60次/分,转入后10小时共除颤6次。
入院第8天(转入重症医学科次日) 7:45又出现室颤,给予电除颤、肾上腺素、心外按压后转复,但维持不住,反复室颤。
8:20始,间隔15分钟静推艾司洛尔每次25mg,共3次,9:50始,给予艾司洛尔200mg持续泵入,从0.02mg/( kg·min)渐增至0.05mg/( kg·min),至11:02泵完停用(共70分钟)。泵艾司洛尔前血压:105/65mmHg左右,心率65~73次/分;泵艾司洛尔期间:收缩压波动在96~108mmHg,舒张压波动在61~66mmHg,心率在67~70次/分,较前无明显变化。
11:20左右,患者神志转清,家属进来短暂探视后,患者又出现室速,进而迅速转为室颤,心前区叩击后转复。11:35再次出现室颤,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心外按压、电除颤、再重复,心室率维持在30次左右,在便携呼吸机呼吸辅助下,立即推往导管室安临时起搏器。术后持续给予艾司洛尔0.02mg/( kg·min)、胺碘酮60mg/h泵入,起搏心率维持在70次/分,患者未再出现室速、室颤。艾司洛尔至18:00停用,继用胺碘酮,同时加用口服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患者一夜心率维持70次/分,未出现室速、室颤“电交感风暴”现象,救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