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反复咳痰、喘憋致多脏器衰竭
病例 反复咳痰、喘憋致多脏器衰竭
作者
陈旭岩;王仲
案例诊断
心力衰竭;肺部感染
病例摘要

病情介绍

患者,女,85岁。主因“咳嗽、咳痰3天,发热伴胸闷、气短1天”于2011年5月23日入院。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流涕、咳嗽、咳少量黄痰,黏稠,可自行咳出,无咯血,自服头孢地尼效果不佳,症状逐渐加重,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8.4℃,痰量增多,胸闷、气短,需高枕睡眠,无夜间憋醒。无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胀、腹泻。既往:高血压病史24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20余年,发现心房纤颤3个月余。2型糖尿病18年,脑梗死病史16年,未遗留肢体活动障碍。3年前诊断为老年抑郁症,近3年来常饮水呛咳,多次因肺炎住院治疗,20天前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痰中检测出念珠菌,并留置胃管。

体格检查:T 37.9℃,P 81次/分,R 19次/分,BP 135/75mmHg。神志清晰,情绪淡漠,懒言,查体欠配合,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未见怒张。肩胛下角线第9肋间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粗,吸气末双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右肺明显。心率92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64×109,N 78.6%,Hb 104g/L,PLT 445×109;CRP 35mg/L;生化:血糖9.3mmol/L,肌酐274μmol/L,尿素氮30.7mmol/L,尿酸681μmol/L,白蛋白39.5g/L;心肌酶TNI、CKMB正常;血BNP 663pg/ml。D-二聚体0.56mg/L;G试验阳性;血气分析:pH 7.43,PCO2 34.8mmHg,PO2 104mmHg,Lac 1.4mmol/L,BE 1.3mmol/L,HCO3 22.7mmol/L。胸部X线片:两下肺可见模糊小斑片状影,两肺少许感染(图1)。ECG心房颤动,ST-T改变。

重点提示

1.老年女性,合并基础疾病多,主要为肺部感染基础上合并反复发作急性左心衰竭。

2.对于该类基础疾病较多,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种院内感染,耐药菌感染几率大,抗感染治疗困难。

3.感染、心力衰竭控制不佳的基础上,易出现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不全,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诊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重置胃管,因患者距离上次出院不久,不排除院内感染的可能,因此静滴哌拉西林-舒巴坦钠3g,每12小时1次,甲硝唑0.2g,每日1次,氟康唑0.4g,每日1次,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 25mg,每12小时1次抗感染,胃管注入厄贝沙坦150mg/d、地高辛0.125mg/d、单硝酸异山梨醇酯40mg/d,螺内酯20mg/d,以及蚓激酶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尼莫地平、辛伐他汀等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并适当喂水。口服别嘌醇降尿酸。5月30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体温正常,胸闷、气短有所缓解。血压波动在125~145/65~92mmHg,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血常规WBC 7.92 × 109,N 64%,CRP 39.3mg/L,BNP 576pg/ml,肌酐70μmol/L,尿素氮7.9mmol/L,5月24日、25日留的痰培养结果回报提示大肠埃希菌(ESBL阳性),根据药敏停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改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12小时1次。6月2日,患者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多,胸闷、气短,呼吸急促,体温逐渐升高,最高达39.5℃,双肺啰音较前增多。血常规:WBC 6.92×109,N 73%,CRP 98.6mg/L,BNP 640pg/ml,G试验阴性,尿常规正常。胸部X线片(图2):肺感染,右肺重。考虑院内感染加重,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在原有抗感染基础上,根据药敏试验增加阿米卡星0.4g,每日1次和胃管注入利福平600mg,每日1次,并抽血进行血培养。6月5日,患者体温无明显下降,血培养结果提示阳性球菌感染,因此停用阿米卡星和利福平,经验性增加万古霉素500mg,每12小时1次。6月7日,患者体温下降,咳嗽、咳痰减轻,出现反复发作急性左心衰竭,并出现快速房颤(图3)。床旁胸部X线片(图4)提示双肺感染,两侧肺水肿不除外,双侧大量胸腔积液,胸部超声提示两侧大量胸腔积液。心脏超声:左心房扩大,心房纤颤,二尖瓣、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合并瓣口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痰培养结果回报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之前抗生素均可覆盖,未予调整。予以控制心力衰竭、平喘治疗。6月11日21:00,患者逐渐出现意识模糊、低氧、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给予多巴胺小剂量[2μg/(kg·min)]泵入,并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PSV 5~10cmH2O,PEEP 3~6cmH2O),调整抗生素,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汀0.5g,每12小时1次。患者意识、呼吸状况逐渐好转,遂停用无创呼吸机,改为面罩吸氧。6月19日患者再次发作急性左心衰竭(图4、图5)后予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压力支持SIMV模式);出现肾功能恶化,遂停用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改为卡泊芬净。痰培养回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左氧氟沙星敏感,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改为左氧氟沙星。患者病情无好转,于6月25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图1 入院时胸部X线片示两肺少许少斑片影

图2 入院后10天胸部X线片示肺感染,右肺重

图3 入院后2周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左右手可能反接)

图4 入院后37天胸部X线片提示心力衰竭、肺水肿

图5 入院后27天心力衰竭发作,心电图示快速房颤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析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主动脉瓣狭窄伴发热1个月、双肺广泛渗出 下一篇:病例 发热、贫血、失语,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