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持续高热、皮损、心脏杂音
病例 持续高热、皮损、心脏杂音
作者
陈旭岩;王仲
案例诊断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例摘要

病情介绍

患者,女性,16岁,中学生。主因“反复发热伴咳嗽10天”于2010年1月31日就诊。10天前开始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37~42℃,热型不定,伴咽痛,干咳无痰,全身点状红色皮疹,2天前出现右肩关节、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于1天前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胸片提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急诊收住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未婚未育,否认药物、食物或其他特殊过敏史。

体格检查:T 37.2℃,P 112次/分,R 20次/分,BP 108/72mmHg,自主体位,双手掌可见数个散在红色皮疹(见图1),大小约0.5cm × 0.4cm,压之不退色。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无抵抗,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12次/分,律齐,A2 = P2,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膝关节肿胀,皮肤红,压痛明显,活动受限,皮温高于左侧;右肩关节红肿,皮温高,压痛明显,活动受限。

入院诊断:发热原因待查,支气管炎?贫血原因待查

重要提示

1.年轻女性,急性起病,以反复高热为主要症状。

2.体检发现手掌Janeway损害,心脏杂音。

3.B超提示脾轻度肿大,轻度贫血,颅内迁移性脓肿发生。

4.二维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脱垂,赘生物形成。

5.血培养明确病原菌,经过规范盐酸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有效。

诊治经过

入院后查血常规示WBC 7.1×109/L,N 81.6%,Hb 106g/L,PLT 225×109/L乳酸脱氢酶409IU/L,肌酸激酶361IU/L,肌钙蛋白I 2.58ng/ml。NAP积分210分,C-反应蛋白163mg/L,血沉40mm/h,抗“O” 137IU/L,自身免疫全套阴性,体液免疫全套:IgM 2.410g/L,补体C3 0.81g/L,补体C4 0.07g/L,抗角蛋白抗体阴性。抗环胍氨酸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埃可病毒抗体IgG 122.43U/ml。β2微球蛋白(血)1.97mg/L。全腹B超:脾形态饱满。胸片+右肩、右膝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余关节诸骨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T波低平。入院第1天考虑病毒合并细菌混合感染,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抗感染,利巴韦林抗病毒等治疗,发热未退,体温最高仍达39℃。入院第4天血培养口头报告革兰阳性菌。心脏彩超(见图2):①二尖瓣后叶脱垂伴反流+++~++++;②二尖瓣上异常回声,考虑赘生物形成可能,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改为大剂量青霉素1280万U/d抗感染,体温未退。

图1 入院时体格检查:双手掌可见数个散在红色皮疹,大小约0.5cm × 0.4cm

图2 入院第4日心脏彩超提示:①二尖瓣后叶脱垂伴反流+++~++++;②二尖瓣上异常回声,考虑赘生物形成可能

图4 入院第18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后叶部分腱索断裂伴反流++++,赘生物消失

入院第5天患者诉头痛,查体颈部有抵抗,行头颅MRI(图4-3)示右侧额、顶叶白质区和右基底节区、左侧小脑内多发性病变,颅内感染性病变合并脑膜炎。

图3 入院第5日行头颅MRI示右侧额、顶叶白质区和右基底节区、左侧小脑内多发性病变,颅内感染性病变合并脑膜炎

入院第6天血培养回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遂改为盐酸万古霉素(2.0g/d)联合硫酸异帕米星(400mg/d)抗感染,此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复查血常规、cTnI恢复正常。复查心脏彩超(图4)示二尖瓣后叶部分腱索断裂伴反流(++++),赘生物消失。颅脑MRI(图5)示右侧额叶、左侧小脑半球病变基本吸收,右侧顶叶病变明显吸收,右侧豆状核病变有所吸收,脑膜强化程度有所减轻。入院第39天患者出院并前往其他医院进行心脏手术。

最终诊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颅内多发感染。

图5 入院第18日复查颅脑MRI示右侧额叶、左侧小脑半球病变基本吸收,右侧顶叶病变明显吸收,右侧豆状核病变有所吸收,脑膜强化程度有所减轻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析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暴发性糖尿病致多脏器衰竭 下一篇:病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