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介绍
患者,男,8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急40余年,加重3天”于2011年2月17日入院。患者于40余年前开始每逢气候变化反复出现咳嗽、咳黏液痰,伴气急。曾多次来笔者医院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冠心病,心房颤动”于门诊或住院治疗。3天前因受凉,咳嗽、咳黏液脓性痰,气急加重,心慌尤明显,无畏寒、发热症状。在家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症状无明显好转。入笔者医院急诊抢救室,予以头孢替安2.0g,静脉滴注,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抗感染,并多索茶碱平喘及毛花苷丙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症状稍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急诊病房。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纳差,二便尚可,否认药物、食物或其他特殊过敏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体格检查:T 37.0℃,P 98次/分,R 28次/分,BP 125/90mmHg。神志清,精神差。半卧位,口唇稍发绀。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散在干湿啰音。心音低,心率140次/分,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触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急诊血常规:白细胞18.8 × 109/L,中性粒细胞87.5%,中性粒细胞16.50 × 109/L,血红蛋白121.0g/L,血细胞比容33.9%,血小板216 × 109/L;血生化:尿素氮7.59mmol/L,肌酐114.4μmol/L,尿酸381μmol/L,谷草转氨酶28U/L,乳酸脱氢酶120U/L,磷酸肌酸激酶102U/L,肌酸激酶同工酶3U/L,钠离子137.4mmol/L,钾离子3.63mmol/L,氯离子96.0mmol/L,钙离子2.07mmol/L,超敏CRP 90.00mg/L;血BNP 720pg/ml;血TnI(?);动脉血气分析:pH 7.440,二氧化碳分压39.0mmHg,氧分压84.0mmHg,碳酸氢根浓度26.0mmol/L,标准碳酸氢根26.00mmol/L,剩余碱2.0mmol/L,氧饱和度96.0%;心电图:快速性房颤,左胸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浅倒;心脏超声:EF 42.3%,FS 30.3%,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压轻度增高;胸片:两肺散在斑片状影(图1)。
入院诊断: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②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

图1 胸片:两肺散在斑片状影
重要提示
1.老年男性,基础疾病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反复发作40余年。
2.临床特征为除咳嗽、咳痰、气急等呼吸系统症状外,还有胸闷、心慌、心悸等循环系统症状,且相互影响。
3.胸片提示肺部感染征象,血常规及CRP也支持急性感染。心脏超声提示患者心功能不全,肺动脉轻度高压。
4.广谱抗生素治疗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5.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快室率房颤得以纠正,心功能亦明显好转。
入院后予以氧疗及一般治疗,予头孢替安2.0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莫西沙星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抗感染,多索茶碱、氨溴索祛痰、雾化,单硝酸异山梨酯、参麦等治疗。3天后咳嗽、气急减轻,但咳黏液脓性痰仍较多。两肺干湿啰音同前,心律呈房颤律,心率130次/分。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9×109/L,中性粒细胞75.77%,血红蛋白123g/L,血小板330×109/L,超敏CRP 122.00mg/L,血内毒素976.7pg/ml。停头孢替安,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0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抗感染,莫西沙星继续应用,并给甲泼尼龙解痉平喘,减轻炎症反应。经以上治疗4天后,咳嗽、咳痰、气急、心慌症状明显减轻,轻度活动后心慌、气急亦不明显。双肺听诊散在少许细湿啰音,心脏听诊心律呈房颤律,心率80次/分。2月22日复查血内毒素46.3pg/ml;血常规示白细胞16.1×109/L,中性粒细胞86.20%,淋巴细胞9.40%,单核细胞4.28%,嗜酸性粒细胞0.06%,嗜碱性粒细胞0.06%,血红蛋白108g/L,血细胞比容31%,血小板384×109/L,超敏CRP 38.00mg/L。入院后多次痰培养和痰找抗酸杆菌均为阴性,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因家庭经济原因,2月26日要求出院,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继续应用10天,复查血常规基本正常。随访至今,患者病情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