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1岁。主因“腹泻2天,伴高热1天”于2007年12月13来笔者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前2天晚上进冷食后出现腹泻,共4次,为绿色水样便。入院前1天凌晨出现发热,体温39℃,伴畏寒、寒战、心悸,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自服退热药效果差。入院当日患者体温最高达40℃,9:00在笔者医院发热门诊查血常规示WBC 7.46×109/ L,N 93.34%,RBC 4.12×1012/L,HGB 126g/L,PLT 81×109/L。胸片示右下肺支气管炎,主动脉型心脏。转急诊输液。
患者幼时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家属描述为风湿性心脏病)。11年前外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已治愈。7年前曾患戊型肝炎。有饮酒史15年,约每天3两,否认吸烟史。
输液过程中患者突发意识不清、目光呆滞、失语及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转入抢救室。
体格检查:BP 110/72mmHg,P 104次/分,R 18次/分,T 38.4℃。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1.5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抵抗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散在细湿啰音。心界左大,HR 104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右侧肢体肌力1级,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双侧病理征阴性。
急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半卵圆中心腔隙灶。完善其他检查。复查血常规示WBC 6.01×109/L,N 91.8%,RBC 3.98×1012/L,HGB 120g/L,PLT 44×109/L(12月13日19:00)。血气分析(鼻导管吸氧3L/min):pH 7.475,PO2 71.6mmHg,PCO2 28.1mmHg,SaO2 100%,HCO3- 20.0mmol/L,BE-1.7mmol/L。凝血分析:PT 15.5秒,PT-INR 1.415,APTT 50.4秒,FIB 364.42mg/dl,FDP>20mg/ml,D-二聚体1173.26ng/ml。肾功能正常。血Na+、K+降低(分别为120.2mmol/L和3.38mmol/L)。尿常规示蛋白1.0g/L,RBC 10~16个/HP。心肌标记物:CK-MB 3.2ng/ml,MYO 67.4ng/ml,TnI 0.46ng/ml。腹部B超:肝囊肿,胆囊稍大,胆囊息肉,脾、双肾多发点状钙化灶。心电图见图1。

图1 入院心电图
转入抢救室后给予降颅压、抗感染及化痰、退热等对症治疗,患者体温持续在39.0℃左右。12月14日0:15患者突发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大汗,监测SpO2下降,考虑急性左心衰竭,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病情稍平稳,收入急诊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