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儿,女,7岁。
主诉
反复下腹隐痛10个月,腹胀1个月。
现病史
患儿于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间断性隐痛,疼痛可耐受,疼痛与体位、进食无关,疼痛1~2天1次,每次1分钟左右,无呕吐腹胀及便血等,无放射痛。1个月前开始出现下腹胀,下腹疼痛频率增加为1天2次,疼痛发作时常做下蹲动作以减轻疼痛。于我院门诊行磁共振显示“盆腔内囊性占位,左肾缺如”。门诊以“盆腔囊性占位”收治。起病以来,饮食、睡眠、二便、体重及体力无改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既往史、家族史
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家族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稳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软,气管居中,心肺(-)。下腹部稍隆,腹肌软,仅下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左肾区空虚,无叩击痛。肛门及外阴形态正常。
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2.盆腔B超检查左肾区、左侧髂窝及盆腔均未见左肾图像。盆腔内可见一大小为4.5cm×2.7cm的无回声区,其内可见多个无回声区。未显示正常子宫及附件。B超诊断:①左肾缺如;②盆腔多房性囊肿;③子宫附件缺如?
3.磁共振检查结果见图1和图2磁共振矢状面图像。

图1 矢状面显示盆腔内多发大小不等圆形T1长信号

图2 矢状面T2长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检查意见
盆腔内膀胱后未见明确正常的子宫信号,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灶,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楚,大小约2.0cm×5.5cm,膀胱未见明显异常。直肠扩张。
磁共振诊断
①盆腔内膀胱直肠间区异常信号,多考虑为囊性占位性病变;②盆腔内未见明确子宫信号。
最终诊断
先天性苗勒管发育不良,马-茹-克-赫综合征II型。
探查全腹腔及盆腔,发现左肾缺如,全肠道及系膜无病变,大网膜无病变,子宫发育明显不良,仅有约1.5cm×1.0cm×1.0cm大小,阴道上端缺如。于阴道后壁触诊有囊性感,双侧输卵管及卵巢的大小及形态正常。于盆腔内将直肠前浆膜打开,经反复探查未发现囊肿。于子宫底处用26号细针穿刺,抽出清亮、淡黄色液体约5ml,再于子宫后壁与阴道交界处囊性感明显处进针穿刺,抽出清亮黄色稍浑浊液体约11ml,抽液完毕后囊性感消失。
术中抽出液体送检验科化验,发现李凡他试验阳性,红细胞计数500×106/ L,有核细胞50×106/L,嗜中性粒细胞70×106/L,淋巴细胞30×106/L。提示为渗出液,为感染所致。同时术中请妇产科专家会诊,意见为患儿子宫阴道发育不良,疑有处女膜闭锁,建议术后进行妇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