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杰雄
案例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
病例摘要
病历摘要
患儿,男,7天。
主诉
出生后不解大便伴呕吐7天。
现病史
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后48小时内未排大便,在当地医院用开塞露后排出中等量的褐色大便,之后每次都需用开塞露才能排大便,逐渐出现腹胀并呕吐,为胃内容物,在当地拍片提示肠梗阻,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新生儿肠梗阻”收入院。
既往史、家族史
无特殊。
体格检查
轻度脱水貌,生命体征稳定,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膨隆,尚软,可见肠型,肠鸣音活跃,肛门稍紧,拔指后有少量气体及黄色稀便排出。
辅助检查
腹部平片
可见肠管胀气明显,未见明显液平,可见明显的结肠扩张。
术后病理结果
远端及横结肠黏膜内及肌间神经丛与神经元显著减少,升结肠及回肠末端黏膜下及肌间均见丰富的神经元,综合以上,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hypoganglionosis,HYP)。
最终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
入院后的诊治
禁食、胃肠减压、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结肠灌洗,患儿腹胀情况不能得到缓解,拍腹部平片提示低位肠梗阻,第3天行剖腹探查,术中未见明显狭窄段,全部结肠及回肠末端扩张,行多处结肠全层活检及回肠造瘘。
Ⅱ期治疗
4个月后,患儿再次来院,一般情况良好,行钡剂灌肠检查,结肠袋形态正常,24小时拍片发现无钡剂潴留(图1)。住院期间行关瘘术,术后48小时通便,出院前,每日可排1~2次大便。术后复查一年,患儿大便通畅,未出现便秘。

图1 肠造瘘术后,24小时钡剂无明显残留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