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胸闷胸痛5年,胸痛加重并呼吸困难3个月余”入院。
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5年,糖尿病5年。
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V1~V3导联R波递增不良。
心脏超声心动图:左房46mm,左室舒张末内径63mm,EF:40%。颈动脉超声发现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均质低回声斑块)。
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Ⅰ 0.03ng/ml,NT-pro-BNP 3667.0pg/ml,低密脂蛋白胆固醇3.78mmol/L。
入院后予以拜阿司匹林片,波立维片,立普妥片等治疗。
冠脉造影结果
选用右侧桡动脉径路,6F血管鞘,造影发现右冠第二转折处完全闭塞,远端有回旋支提供侧支循环,右室支提供部分侧支循环到右冠远端,前降支近中段完全闭塞,第一对角支较粗大,并提供侧支循环到前降支远端,回旋支中段狭窄约40%(图1~图3)。

图1 右冠第二转折处完全闭塞,远端有回旋支提供侧支循环,右室支提供部分侧支循环到右冠远端

图2 前降支近中段完全闭塞,第一对角支较粗大,并提供侧支循环到前降支远端,回旋支中段狭窄约40%

图3 前降支近中段完全闭塞,第一对角支较粗大,并提供侧支循环到前降支远端,回旋支中段狭窄约40%
PCI过程
选择6F EBU3.5指引导管,在微导管支持下Cross NT导丝尝试失败,导丝进入血管内膜下(图4);再使用Miracle4.5、Cross NT导丝,采用平行导丝技术,两根导丝均进入血管内膜下,仍无法通过闭塞段(图5)。操控Cross NT可以进入前降支闭塞段远端纤维帽旁的一根边支,但不能使导丝进入前降支血管主支血管(图6)。微导管确认Cross NT进入边支真腔后用2.0mm×20mm预扩球囊6atm扩张边支开口(图7),其后另一Cross NT通过闭塞病变进入前降支远端(图8),前降支近段植入Excel 2.5mm×36mm支架,最后造影结果(图9)。

图4 Cross NT导丝尝试失败,导丝进入血管内膜下

图5 用Miracle4.5、Cross NT导丝,采用平行导丝技术,两根导丝均进入血管内膜下

图6 操控Cross NT可以进入前降支闭塞段远端纤维帽旁的一根边支,但不能使导丝进入前降支血管主支血管

图7 用2.0mm×20mm预扩球囊6atm扩张边支开口

图8 另一Cross NT通过闭塞病变进入前降支远端

图9 前降支植入Excel 2.5mm×36mm支架,最后造影结果
择期于一月后行右冠PCI术,选用6F AL 0.75GC,在微导管支持下送入Miracle3 导丝多次尝试,但对侧造影显示导丝进入假腔,后选用Miracle4.5导丝采用平行导丝技术,反复调整导丝方向,最后Miracle4.5导丝进入后降支远端(图10~图13),先后送入1.25mm×15mm及2.0mm×20mm预扩球囊扩张病变,植入Partener 2.5mm×36mm支架,造影结果如图14。

图10 前降支复查冠脉造影

图11 右冠PCI术,Miracle3 导丝多次尝试,导丝进入假腔

图12 Miracle4.5导丝采用平行导丝技术,多次调整导丝方向,Miracle4.5导丝进入后降支远端

图13 微导管远端注射证实导丝及微导管进入血管真腔

图14 植入Partener 2.5mm×36mm支架后右冠通畅
随访情况
前降支在术后一个月时冠脉造影随访可见冠脉通畅,之后未冠脉造影随访,右冠为未冠脉造影随访,目前该患者临床随访已近一年,无明显症状,未再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