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逆向PCI术中采用前向微导管穿过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前降支完全闭塞病变
病例 逆向PCI术中采用前向微导管穿过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前降支完全闭塞病变
作者
李悦
案例诊断
前降支完全闭塞病变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8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2年”于2012年5月入院。

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心脏超声心动图:各房室内径正常范围,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LVEF 68%。

冠状动脉CTA:前降支近中段管腔闭塞,回旋支中段管腔重度狭窄。

实验室检查:TNI 0.00ng/ml,CK 82.0U/L,CK-MB 12.0U/L,CHOL 5.79mmol/L,TG 3.13mmol/L,LDL 3.99mmol/L。

入院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和比索洛尔等药物后行冠状动脉造影。

病例分析及初始策略选择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经右侧桡动脉径路,置入6F血管鞘。经5Fr Tig造影导管造影示:LAD近段100%闭塞,可见LCX和对角支至LAD远段侧支循环供血;LCX中段80%节段性狭窄;RCA内膜不光滑,远段可见经间隔支、锐缘支向LAD远端侧支循环(图1~图3)。

图1 LAD近段100%闭塞,LCX中段80%狭窄

图2 可见LCX和对角支至LAD远段侧支循环

图3 RCA内膜不光滑,远段可见经间隔支、锐缘支向LAD远端侧支循环

PCI过程

6Fr BL3.0 SH指引导管送至左冠状动脉开口,在Finecross微导管支持下前向送入 Fielder XT导丝(图4),未能通过CTO病变。更换为Conquest pro 导丝,但导丝进入血管内膜下假腔,反复尝试不能送至远端血管真腔(图5、图6)。尝试行平行导丝技术和导丝互参照技术,仍未能将导丝成功送至远端血管真腔。

改行逆向途径处理CTO病变。6Fr JR 4.0 SH指引导管经左侧桡动脉途径送至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从锐缘支至LAD的心外膜侧支。在Corsair微导管支撑下Sion导丝通过锐缘支心外膜侧支送至LAD远端血管真腔,但Corsair微导管不能通过纤细迂曲的心外膜侧支(图7)。虽经采用深插技术增加指引导管主动支撑,旋转中尝试将Corsair微导管前送,但仍感到明显阻力。撤出Sion导丝,交换Fielder 3米导丝,拟将Filder 3米导丝逆向通过CTO病变送至前向指引导管,建立前向-逆向轨道,但Filder 3米导丝不能通过迂曲的心外膜侧支。再次送入Sion导丝,通过迂曲的心外膜侧支送至LAD远段血管真腔,并逆向通过CTO病变。操控前向导丝,尝试对吻导丝技术,但前向导丝仍不能送至LAD远端血管真腔。将逆向Sion导丝连接Extension延长导丝送至前向指引导管(图8),沿前向指引导管送入Finecross微导管,调整微导管使其穿过逆向Sion导丝(图9)。深插前向指引导管,将Finecross微导管沿逆向导丝前送通过CTO病变。随后回撤逆向导丝,沿前向微导管送入Runthrough NS导丝至LAD远端。回撤微导管,送入球囊扩张后,由远及近依次植入Excel 3.0mm×28mm和3.5mm×18mm支架。术后造影,LAD支架通畅,血流TIMI 3级(图10)。

图4 在Finecross微导管支持下前向送入 Fielder XT导丝,但未能通过CTO病变

图5 更换为Conquest pro 导丝,仍未能通过,进入血管内膜下假腔

图6 更换为Conquest pro 导丝,仍未能通过,进入血管内膜下假腔

图7 在Corsair导管支撑下Sion导丝通过锐缘支至LAD迂曲纤细的心外膜侧支送至LAD远端血管真腔

图8 逆向Sion导丝在Extension延长导丝辅助下送至前向指引导管

图9 沿前向指引导管送入Finecross微导管,调整微导管使其穿过逆向Sion导丝,白色箭头所示为前向微导管头端位置

图10 术后造影结果,LAD支架通畅,血流TIMI 3级

该病例的教学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逆向导丝结合反向CART技术开通右冠闭塞病变 下一篇:病例 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病变正向PCI失败-逆向成功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