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逆行导丝技术处理LAD开口慢性闭塞病变
病例 逆行导丝技术处理LAD开口慢性闭塞病变
作者
周国伟;杨文艺
案例诊断
LAD开口慢性闭塞病变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55岁。因“持续性胸痛5小时”,于2011年10月30日夜间急诊入院。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10年;吸烟史30年;2型糖尿病(新诊断)。

心电图:无明显ST段抬高,胸前导联ST段压低。

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记物明显升高。

入院后顿服氯吡格雷600mg和阿司匹林300mg后进行急诊冠脉造影。

病例分析及初始治疗策略选择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选择右股动脉径路,6F血管鞘。造影发现:LM无异常,LAD开口处完全闭塞,无残端。同侧桥侧支形成。LCX中远端90%狭窄至95%狭窄,血流稍慢。RCA近段60%狭窄至70%狭窄。RCA丰富侧支至LAD闭塞远端显影(图2~图4)。

图2 2011年10月,LAD开口闭塞,无残端

图3 2011年10月,LAD开口闭塞,无残端。 LCX远端90%狭窄至95%狭窄

图4 2011年10月,RCA临界病变,侧支至LAD

PCI过程

急诊介入术后2个月尝试LAD CTO介入治疗。经桡动脉径路,6F EBU 3.5 GC,在Finecross微导管支撑下,Miracle 3和Miracle 12均无法找到LAD闭塞残端,反复调整导丝塑型和穿刺方向,均无法找到LAD开口,也无法进入LAD闭塞段的内膜下(图5)。故此决定先在RCA植入支架,再进行逆行介入治疗。JR 4.0 GC,RCA植入一枚支架(图6)。经微导管Tip Injection发现心外膜侧支迂曲,无法通过。经微导管在RCA PDA远端行Tip Injection,发现一条非常好的间隔支侧支通路(图7)。Fielder wire顺利通过侧支到达LAD;但由于JR 4.0 GC支撑力差,微导管无法经过侧支通路(图8)。放弃第一次尝试。

图5 2011年12月20日,前向导丝无法进入LAD闭塞段

图6 2011年12月20日,RCA支架术后

图7 2011年12月20日,间隔支Tip Injection提示连续通路存在且理想

图8 2011年12月20日,由于JR 4.0 GC支撑力差,Fielder wire通过侧支循环但微导管无法通过

1周后再次尝试。选择90cm 6F AL 1.0 GC到达RCA,直接尝试逆行技术,150cm Finecross微导管支撑下,Fielder导丝顺利通过间隔支侧支到达闭塞段远心端,Pilot 150尝 试Retrograde Crossing失 败(图9、图10),更换为Conquest Pro后导丝顺利逆行穿越闭塞段,成功将Conquest Pro送入正向指引导管(图11)。在正向指引导管内完成Rendezvous技术,正向导丝进入逆行微导管内。随后正向微导管推进,交换为Rinato导丝进入LAD远端(图12~图14)。此时行IVUS检查(从LCX回撤至LM),发现逆行导丝左主干部分位于内膜下(图15、图16)。确认RCA和侧支通路无并发症,撤除逆行系统。前向送入球囊扩张LAD闭塞段后,LM部分有两个“血管腔”。LAD从远端至开口(进入LM)串联植入3枚支架后血管造影见LM内似乎见内膜片图17~图22。考虑内膜片可能导致LM闭塞,因此使用SKS技术(simultaneous kissing stent),LM→LAD和LM→LCX分别植入3.5mm×18mm和3.5mm×15mm支架,释放压12atm,最终3.5mm×10mm两个非顺应性球囊以16atm对吻扩张。造影和IVUS证实支架贴壁良好,LAD LCX血流正常,LM“内膜片”征象消失(图23~图27)。

图9 2011年12月27日,双侧(前向指引导管和逆行微导管)造影显示LAD闭塞段

图10 2011年12月27日,逆行导丝Pilot 150无法进入LM真腔

图11 2011年12月27日,逆行导丝Conquest Pro进入正向指引导管

图12 2011年12月27日,正向指引导管Trapping技术,逆行微导管进入GC

图13 2011年12月27日,正向指引导管内完成rendezvous技术,正向导丝进入逆行微导管

图14 2011年12月27日,前向导丝Rinato送入LAD远端

图15 2011年12月27日,IVUS 导管从 LCX→LM回撤

图16 IVUS 提示逆行导丝(7点至8点位置)从内膜下进入LM

图17 2011年12月27日,LAD 中段植入支架

图18 2011年12月27日,IVUS导管从 LAD→LM回撤检查

图19 IVUS从LAD回撤至LM,见LCX导丝(9点至10点位置)位于另外一个血管腔

图20 2011年12月27日,LAD远端植入支架

图21 2011年12月27日,LAD开口至LM 植入支架

图22 2011年12月27日,LAD开口至LM支架术后,LM见“内膜片”征象

图23 2011年12月27日, LM→LAD和LM→LCX行 SKS

图24 2011年12月27日,LM→LAD和LM→LCX行最终对吻扩张

图25 2011年12月27日,Final Result(左前足位)

图26 2011年12月27日,Final Result(右前头位)

图27 2011年12月27日,Final Result(右前足位)

随访

2012年9月(LAD介入治疗后约7个月),患者再发胸痛,冠脉造影提示LM支架内无再狭窄,LCX支架内无再狭窄,LAD中远段支架内弥漫性90%狭窄,RCA支架近端90%狭窄。行LAD和RCA PCI,LAD植入2枚支架,RCA植入1枚支架,即刻取得满意效果(图28~图36)。

2013年7月(再次PCI术后10个月),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规复查冠脉造影,既往支架均无再狭窄(图37~图39)。

图28 2012年9月,复查RCA近端支架边缘再狭窄

图29 2012年9月,复查LM和LCX支架内无再狭窄

图30 2012年9月,复查LAD中远段支架内弥漫性90%狭窄

图31 2012年9月,复查LM和LCX支架内无再狭窄

图32 2012年9月,LAD远端植入一枚支架

图33 2012年9月,LAD中段植入第二枚支架

图34 2012年9月,LAD支架术后最终结果

图35 2012年9月,RCA再狭窄病变植入支架

图36 2012年9月,RCA支架术后最终结果

图37 2013年7月,复查RCA支架内无再狭窄

图38 2013年7月,复查LAD支架内无再狭窄

图39 2013年7月,复查LM、LAD和 LCX 支架内无再狭窄

该病例的教学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Reverse CART开通 下一篇:病例 IVUS直接引导的前向治疗处理分叉齐头CTO病变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