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逆向导丝技术开通LAD开口CTO病变
病例 逆向导丝技术开通LAD开口CTO病变
作者
陈明;张斌
案例诊断
LAD开口CTO病变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4岁。以“反复劳力性胸痛1年”入院。

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高脂血症。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超声心动图: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LVEDD 41mm,LVEF 61%。

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

冠脉CTA:前降支自开口完全闭塞,闭塞近端可见高位间隔支(图1)。

入院后给予负荷量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后行冠状动脉造影。

图1 冠脉CTA显示前降支开口位置

病例分析及初始策略选择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选用右侧桡动脉路径,6F血管鞘。造影发现:前降支自开口完全闭塞,未见明确残端,右冠脉轻度斑块浸润,并至前降支中远段2级侧支循环(图2~图6)。

图2 左冠造影1

图3 左冠造影2

图4 左冠造影3

图5 右冠造影1

图6 右冠造影显示侧支循环

PCI过程

选择6F EBU 3.5指引导管,Runthrough NS导丝至回旋支远端,先后尝试Miracle 4.5、Miracle 6导丝均不能穿刺闭塞段起始部,多次进入间隔支,故将Runthrough NS导丝放入间隔支,并选用1.5mm×20mm Ryujin进行锚定,再次选用前述Miracle 6导丝仍不能成功穿刺闭塞段起始部(图7)。

考虑右冠脉至前降支中远段侧支循环良好,可见较理想的可通过逆向导丝的侧支(图8),遂即改逆向导丝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6F血管鞘,选择6F XB RCA指引导管至右冠脉开口,在Finecross微导管的支撑下,Fielder XT导丝沿侧支循环至前降支闭塞段远端但无法进入左冠指引导管(图9)。尝试换用Pilot 50、Pilot 150、Miracle 6、Conquest pro、Conquest导丝,均不能成功逆向穿刺闭塞部位进入左冠指引导管(图10、图11)。由导丝位置可判断导丝远端可能已进入左主干的夹层内,左冠脉正向造影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同时发现少量造影剂通过闭塞段至前降支中段,由此可见夹层与真腔之间存在血流交通,而前降支开口的方向和位置更清晰地呈现(图12、图13)。选择Pilot 50、Pilot 150导丝仍不能按照逆向导丝标定的前降支走行方向找到前降支开口,并且多次滑入回旋支,遂选用3.5mm×10mm球囊封堵回旋支近段,以Miracle 6导丝成功穿过闭塞部位至前降支远端(图14、图15)。换用Pilot 50至前降支远端,前后选用1.5mm×20mm、2.5mm×20mm球囊行预扩张后,植入2.5mm×20mm及3.0mm×20mm Promus Element支架(图16~图18)。由于左主干夹层影响到有效管腔,故于左主干植入4.0mm×16mm Promus Element支架,用3.5mm×10mm球囊行后扩张,最后造影结果良好(图19~图23)。

图7 正向1.5mm×20mm球囊锚定间隔支,Miracle 4.5、Miracle 6导丝穿刺闭塞起始部不成功

图8 微导管造影显示侧支循环

图9 Fielder XT导丝在微导管的支撑下成功通过侧支循环到达前降支中段,但不能逆向通过闭塞部位至左主干

图10 尝试多条滑导丝及硬导丝Pilot 50、 Pilot 150 、Miracle 6、Conquest pro 、Conquest均不能通过病变部位至左主干

图11 仅有一次,Pilot 150导丝可疑穿过病变部位至近端高位间隔支,但仍不能进入左主干且不能确定位于真腔

图12 左主干夹层出现

图13 正向造影前降支显影

图14 3.5mm×10mm球囊封堵回旋支开口,逆向Fielder XT导丝标定前降支走行方向,Miracle 6导丝成功穿刺闭塞起始部位

图15 Miracle 6导丝成功通过闭塞病变至前降支中段

图16 1.5mm×20mm、2.5mm×20mm球囊预扩张

图17 2.5mm×20mm Promus Element支架植入

图18 3.0mm×20mm Promus Element支架植入

图19 左主干夹层影响有效管腔

图20 4.0mm×16mm Promus Element支架植入

图21 3.5mm×10mm金刚球囊后扩张

图22 最终结果1

图23 最终结果2

本病例的教学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逆向PCI技术处理LAD和RCA的CTO病变 下一篇:病例 同侧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回旋支慢性闭塞性病变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