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改良反向CART及反向CART治疗回旋支右冠完全闭塞病变
病例 改良反向CART及反向CART治疗回旋支右冠完全闭塞病变
作者
汝磊生
案例诊断
回旋支右冠完全闭塞病变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77岁。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伴胸闷1年”入院。药物控制不佳,当地医院冠脉造影示3支病变,RCA、LCX完全闭塞,患者拒绝外科搭桥,分别尝试介入开通RCA、LCX,均未成功。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心电图:窦性心律,胸前导联T波低平。

心脏超声心动图:下壁、侧壁运动减弱,LVEF 47%。

实验室检查:CK、CKMB未见异常。

入院后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病例分析及初始策略选择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LAD近段第一间隔支90%局限性狭窄,远端向右冠提供良好的侧支循环;LCX起始部完全闭塞。RCA远段完全闭塞(图1~图3)。

图1 LAD近段第一间隔支90%局限性狭窄,远端向右冠提供良好的侧支循环

图2 LCX起始部完全闭塞

图3 RCA远段完全闭塞

PCI过程

双侧股动脉入径,7F BL-4导引导管至左冠,7F AL 1.0导引至右冠,送入Runthrough NS指引导丝至LAD远端,以2.5mm×15mm球囊扩张LAD近段病变处,并植入Excel 3.5mm×15mm支架(图4)。在Corsair微导管支持下送Fielder XT导丝至间隔支中段,经Corsair微导管超选择造影后送导丝至RCA远端。沿Fielder XT导丝Corsair微导管成功通过侧支进入RCA远端。Whisper、Miracle 3、Conquest pro均无法通过闭塞段。经前向导丝先后送入1.25mm×15mm、2.5mm×15mm、3.5mm×15mm的Ryujin球囊于RCA中段闭塞段,均以15atm扩张(图5)。在IVUS指导下,逆向Conquest pro导丝穿刺血管内膜进入RCA近端真腔内。调整逆向导丝送入右冠导管,同时送Corsair导管入RCA导引导管内。将Conquest pro导丝交换成300cm长度的Fielder FC导丝,将后者送至RCA导引导管体外端。经导丝头端送入2.5mm×15mm球囊充分扩张病变后,由远至近植入2.5mm×33mm、2.75mm×36mm、3.0mm×33mm共3枚Excel支架(图6),最终结果满意(图7)。

PCI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仍然有心绞痛发作,按计划再次行LCX介入治疗。双股动脉入径,7F EBU 3.75指引导管至左冠口,送入6F XBRCA指引导管至右冠口。Finecross微导管高选择造影,右冠后侧支与回旋支之间存在完整的迂曲心外膜侧支(图8)。Sion导丝艰难地通过侧支。经Sion导丝送Finecross微导管至回旋支闭塞病变的远端。Whisper、Progress 40均无法通过回旋支闭塞近端的纤维帽(图9)。经左冠导引导管Conquest pro不能进入回旋支闭塞段,无法实施反向CART技术。送Runthrough NS导丝至前降支远端,IVUS检查显示左主干末端分叉部位高度狭窄,回旋支闭塞近端纤维帽严重钙化,位于12点处钙化斑块后方可见逆向导丝影(图10)。以2.5mm×15mm球囊扩张后,在左主干和前降支之间置入Excel 3.5mm×28mm支架1枚(图11)。高压扩张后,左主干至前降支间狭窄消失。Whisper导丝通过闭塞近端纤维帽及支架的网眼部位进入左冠导引导管。在左冠导引导管内以2.5mm×15mm球囊扩张锚定逆向Whisper导丝,试图将Finecross微导管推送至左冠导引导管。但Finecross微导管无法通过支架网眼进入左冠导引导管内(图12)。考虑到微导管已经无限接近左主干,只是因为角度与导丝和微导管匹配的关系,无法将微导管送入左主干,所以试图直接用长导丝建立导丝轨道。将Whisper导丝交换成300cm长度的Fielder FC导丝,经过一定操作,顺利将后者直接送入左冠导引导管内。Fielder FC导丝进入导引导管后继续推送非常困难。经导引导管送入圈套器,成功套取300cm Fielder FC导丝(图13),小心缓慢牵拉至体外后,经导丝头端送入Voyager 1.5mm×10mm球囊(图14),Voyager 2.0mm×20mm球囊扩张回旋支病变,最后回旋支开口部位植入2.5mm×28mm Excel支架1枚。复查造影提示:LCX狭窄消失(图15)。

图4 7F BL-4 导引导管至左冠,7F AL 1.0导引至右冠,送入Runthrough NS指引导丝至LAD远端,以2.5mm×15mm球囊扩张LAD近段病变处,并植入Excel 3.5mm×15mm支架

图5 在Corsair微导管支持下送Fielder XT导丝至间隔支中段,经Corsair微导管超选择造影后送导丝至RCA远端。沿Fielder XT导丝Corsair微导管成功通过侧支进入RCA远端。Whisper、Miracle 3、Conquest pro均无法通过闭塞段。经前向导丝先后送入1.25mm×15mm、2.5mm×15mm、3.5mm×15mm的Ryujin球囊于RCA中段闭塞段,均以15atm扩张

图6 在IVUS指导下,逆向Conquest pro导丝穿刺血管内膜进入RCA近端真腔内。调整逆向导丝送入右冠导管,同时送Corsair导管入RCA导引导管内。将Conquest pro导丝交换成300cm长度的Fielder FC导丝,将后者送至RCA导引导管体外端。经导丝头端送入2.5mm×15mm球囊充分扩张病变后,由远至近植入2.5mm×33mm、2.75mm×36mm、3.0mm×33mm共3枚Excel支架

图7 最终结果满意

图8 7F EBU 3.75指引导管至左冠口,送入6F XBRCA指引导管至右冠口。Finecross 微导管高选择造影,右冠后侧支与回旋支之间存在完整的迂曲心外膜侧支

图9 Sion导丝艰难地通过侧支。经Sion导丝送Finecross 微导管至回旋支闭塞病变的远端。Whisper、Progress 40均无法通过回旋支闭塞近端的纤维帽

图10 经左冠导引导管Conquest pro不能进入回旋支闭塞段,无法完成逆向CART技术。送Runthrough NS导丝至前降支远端,IVUS检查显示左主干末端分叉部位高度狭窄,回旋支闭塞近端纤维帽严重钙化(逆向导丝位于12点处钙化斑块后方,箭头处)

图11 以2.5mm×15mm球囊扩张后,在左主干和前降支之间置入Excel 3.5mm×28mm支架1枚

图12 高压扩张后,左主干至前降支间狭窄消失。Whisper导丝通过闭塞近端纤维帽及支架的网眼部位进入左冠导引导管。在左冠导引导管内以2.5mm×15mm球囊扩张锚定逆向Whisper 导丝,以便同时送Finecross微导管至左冠导引导管。但Finecross微导管无法通过支架网眼进入左冠导引导管内

图13 将Whisper导丝交换成300cm长度的Fielder FC导丝,将后者直接送入左冠导引导管内。Fielder FC导丝进入导引导管后继续推送非常困难。经导引导管送入圈套器,成功套取300cm Fielder FC导丝

图14 牵拉至体外后,经导丝头端送入Voyager 1.5mm×10mm球囊

图15 最后结果:LCX狭窄消失

该病例的教学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双向技术成功开通双支CTO病变 下一篇:病例 CABG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反向CART技术开通右冠完全闭塞病变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