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虽然多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恶性程度低且常有完整包膜,但由于特殊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腹膜后复杂的解剖结构,并且由于瘤体巨大,侵犯邻近组织或脏器,常常不允许切除足够的安全边界,故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即使行肿瘤的完整切除,也有超过一半的患者术后发生肿瘤复发。
女性,53岁,主因“腹膜后脂肪肉瘤7次术后,发现腹腔肿瘤复发12个月”入院。
患者于12年前查体发现右上腹腹膜后肿物,当时肿瘤大小约直径3cm,于外院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脂肪肉瘤。8年前复查时发现肿物原术区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此后分别间隔3年、1年半、1年、9个月、8个月再次发现肿瘤复发并行手术切除。12个月前,患者复查时发现右上腹肿瘤再次复发,未行治疗。近期患者右上腹间断胀痛明显,为行再次手术治疗入院。行腹部MRI检查示右上腹巨大肿物,侵犯胆囊、十二指肠壁(图1)及升结肠(图2)。

图1 侵犯胆囊、十二指肠壁腹部MRI检查示

图2 MRI检查示侵犯升结肠
操作细节:
取腹部正中绕脐切口,上至剑突、下至脐下。入腹后,可见腹腔黏连严重,仔细分离腹腔内黏连后探查可见:肿瘤位于右上腹部,大小约16cm×11cm×8cm,向前上方侵及胆囊壁、向前侵犯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遂决定同时行胆囊切除及右半结肠切除。
分离右上腹部黏连后,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在其中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并分别切断结扎,逆行法切除胆囊,同时切断肝结肠韧带。
于右结肠旁沟附近沿肿瘤外侧分离其与侧腹壁黏连,将肿瘤向内侧翻起,发现肿瘤侵犯部分十二指肠侧壁,进一步探查判断受侵十二指肠侧壁部分切除后不会导致十二指肠乳头受损及肠道梗阻,将受侵的部分十二指肠壁一并切除,然后修补缝合十二指肠壁。
将肿瘤向内侧掀起后,于后方切除部分受侵肾周脂肪囊,向下分离升结肠系膜直至末端回肠,注意保护右侧输尿管,分离并结扎切断右半结肠血管。于末端回肠及横结肠近肝曲处切断肠管,并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至此,肿瘤再次完整切除。
组织学检查:
中分化脂肪肉瘤,肿瘤侵犯胆囊壁、十二指肠壁及升结肠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