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为了根治性切除肿瘤或者减轻肿瘤负荷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联合脏器切除在结肠癌的治疗策略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结肠癌除了最常转移至肝脏外,腹膜、网膜、十二指肠降段、胆囊、胃、输尿管、卵巢、脾等脏器均可受累及。外科手术应尽可能切除转移灶和受累器官及组织,以达到根治性切除;对不能根治切除的患者亦应争取减瘤甚至再次根治,以达长期生存的目的。
患者,女性,50岁,因升结肠癌行FOLFOX方案4周期化疗后入院。
影像检查:
1.肠镜提示升结肠癌。
2.CT提示升结肠肠壁增厚,肠管周围可见多个淋巴结。右侧输尿管局部截断,其上方输尿管及右肾盂明显扩张。子宫多发肌瘤(图1)。
3.B超提示右肾盂积水。核素肾动态显像提示:右肾曲线低平呈直线,示无功能,提示右肾萎缩。


图1
基于以上影像学资料,确立了升结肠癌侵犯右侧输尿管致右肾萎缩,同时合并子宫多发肌瘤的诊断。因患者经4周期化疗病变无明显变化,决定终止化疗进行手术。
操作细节:
1.探查情况
取右腹经腹直肌切口。开腹探查,未见明显腹水及肿瘤腹腔播散。子宫体可见多发肌瘤融合,子宫大小15cm×12cm×10cm,左卵巢表面似有肿瘤浸润。肿瘤位于升结肠回盲部,向后侵犯后腹膜及输尿管内侧,侵犯肾脂肪囊。肿瘤大小8cm×7cm×6cm,累及肠管全周及肠系膜;局部结肠系膜增厚、重叠、粘连。为完整切除肿瘤恢复右肾功能,决定合并切除右肾脂肪囊及部分输尿管。鉴于子宫肌瘤较大且多发,决定切除子宫。患者已经绝经,卵巢已无功能,左侧卵巢见可疑结节,且术后易发生肿瘤附件转移及卵巢原发肿瘤,决定同时切除双侧附件。
2.手术过程
1)切除右肾脂肪囊,沿输尿管走行解剖显露输尿管,游离肿瘤受侵部分,切除受侵输尿管3cm。吻合输尿管并放置Double-J管。
2)于距子宫2cm处钳夹、切断圆韧带,7号线缝扎残端。高位结扎、切断卵巢悬韧带。剪开膀胱反折腹膜,切断骶骨韧带,处理子宫血管,切断主韧带,环形切断阴道壁,切除子宫及附件,关闭阴道残端。
3)沿升结肠系膜右侧剪开切除部分后腹膜,游离升结肠及结肠肝曲及右段横结肠。游离近端回肠,结扎切断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结肠中动脉右支及相应静脉。清扫系膜根部淋巴结。距回盲瓣20cm切断回肠,在回肠近端缝合荷包置入吻合器钉砧,距肿瘤上缘15cm置入吻合器,在肿瘤上方20cm处完成横结肠-回肠端侧吻合。使用切割闭合器在吻合口上方约2cm处闭合切断横结肠,整块移除病变肠管及系膜组织。
4)关闭系膜,彻底止血,冲洗腹腔,放置引流。
组织学检查及术后疗效观察:
1.切除的标本示肿瘤位于横结肠近回盲部,侵犯肠管全周。结肠中分化腺癌,局灶有黏液分泌。肿物浸透肌层达浆膜外脂肪,累及右侧部分输尿管,未累及回盲瓣黏膜,但累及回盲瓣及小肠肌层。上、下切缘及输尿管断端切缘未见癌。淋巴结转移性癌:2/32,肠壁淋巴结:0/14,肠系膜淋巴结2/18。慢性宫颈炎,伴潴留囊肿,萎缩性子宫内膜,肌壁间及浆膜下多发性平滑肌瘤。左侧输卵管组织,可见泡状附件,左侧卵巢转移性腺癌。
2.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8天顺利出院,随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