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解剖关系复杂,同腹腔内重要血管毗邻。且原发于胰腺的肿瘤大部分为恶性肿瘤,通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右半或左半侧胰腺及附近脏器,即Whipple术和联合脾的胰体尾切除术。胰腺是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分泌多种消化酶和代谢相关激素。对于胰腺的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这类手术不仅创伤较大,而且切除了大量正常胰腺组织,术后可出现内、外分泌功能不足而导致糖尿病和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中央切除是局部保守性切除,用于治疗胰腺颈部及附近病变,如胰腺囊肿、外伤等良性疾病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等低度恶性肿瘤。相比Whipple术和胰体尾和/或联合脾脏切除术,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尽可能保留了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具有明显优势。
患者男性,50岁,主因体检发现胰体占位1周入院。
患者1周前在体检中发现胰腺颈部实性病变,患者无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为明确诊治来笔者单位求治,在笔者单位再次行超声和CT 检查发现胰腺颈部病变,血供较丰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胰腺功能(淀粉酶、血糖等)等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胰腺肿瘤标志物:CA19-9 8.5U/ml,CEA 1.45ng/ml。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胰腺颈部近尾侧见一高中回声肿物,大小约1.7cm,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诊断:胰体实性肿物,倾向良性。
腹部CT:胰腺颈部可见结节,大小2.0cm×1.8cm×1.6cm,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强化不明显,肿物与肠系膜血管,门静脉分界尚清晰。诊断:胰腺颈部实性结节,考虑良性病变较胰腺癌可能性大。
操作细节:
全麻下手术切除。探查见胰体颈部2cm大小实性肿物,部分突出于胰腺实质,与胰腺组织分界欠清,无明显包膜,胰腺周围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胰头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高度可疑癌细胞。
手术方式:
胰腺中段切除术。术中距肿瘤左右两侧外1cm处切断胰腺,整块切除标本,保护肠系膜血管,脾血管,门静脉。胰头断端封闭,胰尾断端-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
手术步骤:
1.于胃网膜血管弓外离断胃结肠韧带,打开小网膜囊,充分显露胰腺及肿瘤。
2.探查肿瘤同门静脉、肠系膜血管、脾血管之间的关系。
3.沿结肠中血管在胰腺下缘寻找肠系膜上静脉,在血管前方疏松组织间以血管钳细致分离,游离至胰腺上缘,并置提拉线。
4.在胰腺上缘向腹膜后分离,寻找并保护脾血管,脾静脉一般位于胰腺背侧上1/3处,静脉壁纤薄,注意保护,确认为脾静脉即可,此时无需细致游离。
5.距离肿瘤两侧各1cm,分别缝扎胰腺上下缘走形之血管,上缘缝扎时注意避开脾血管。
6.在胰头侧首先切断胰腺实质,直至腹膜后组织,注意寻找主胰管并结扎,其余断面缝扎止血。
7.在腹膜后间隙,由胰头侧向尾侧细致分离,越过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部后,脾动静脉均有分支进入胰腺实质内,此时应以蚊式钳沿血管壁小心分离,遇到血管均仔细结扎,分离过程切忌粗暴,否则易撕裂脾静脉。
8.分离至尾侧预切缘后切断胰腺实质,寻找主胰管,内置细硅胶引流管,并固定。
9.切除标本后检查脾血管是否完整及血流情况,明确脾脏有无缺血或淤血。
10.胰腺头侧断端以大网膜覆盖。屈氏韧带下方15~20cm处切断空肠,同胰尾断端行Roux-en-Y吻合。
术后病理:
胰腺内分泌肿瘤,最大直径2.8cm,侵犯局部包膜,细胞局部丰富有异性。免疫组化:chra 2+,CD5 6+,CK18 3+,AE1/AE3 3+,Vimentin -,ki-67 平均<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