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周围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术后有一定的死亡率,20世纪80年代前死亡率可达10%~44%,20世纪80年代后降为0~5%;而并发症以往可达40%~60%,在外科技术熟练程度增高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的推动下,死亡率和并发症近年来已明显下降。其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感染、胃排空延迟、胰瘘、胆瘘等。从医疗角度,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的因素包括:①医院的规模;②有无外科手术专业组;③外科医生的经验。而术后的特殊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积极处置,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病史:女性,49岁。
上腹部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伴周身皮肤、巩膜黄染约1个月。
外院腹部CT:胰头处实性病变,恶性,伴低位胆道梗阻。
体征:一般状况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巩膜及周身皮肤黄染,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生化:血总胆红素229μmol/L,直接胆红素153μmol/L,间接胆红素76μmol/L。胰腺功能(淀粉酶、血糖等)等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胰腺肿瘤标志物:CA19-9、CEA1.15、CA242均在正常范围内。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充盈,壁厚、毛糙,肝外胆管内径1.4cm,胰头低回声结节,约2.8cm。B超诊断:肝内外胆管扩张(考虑胰头占位);慢性胆囊炎。
腹部MRI平扫+增强:左右肝管、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占位2.0cm×2.1cm,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WI /FS为中低信号。印象:低位胆道梗阻,胰头占位(图1)。


图1 腹部MRI平扫+增强
术前诊断:
梗阻性黄疸
胰头癌
慢性胆囊炎
手术:
全麻下手术治疗,探查见胰头部肿物2.5cm×2.0cm,未累及下腔静脉及肠系膜血管,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胃瘫诊治经过:
术后早期病情平稳,术后第六天拔除胃管,术后第七天突发左中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胰肠吻合口旁引流管引流量达270~330ml/d,引流液淀粉酶21 443U/L。腹部B超提示右中腹7cm×3cm局限积液区。术后第九天进流质饮食后出现腹痛,感腹胀,恶心、呕吐,呕吐后舒适。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胃内大量滞留液,患者口服泛影葡胺40ml,未见明确胃蠕动。嘱患者旋转一周后,可见造影剂流入小肠,胃-小肠吻合口及小肠-小肠侧侧吻合口尚通畅。印象:胃内大量滞留液,动力差(图2)。综上诊断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胃瘫。


图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上消化道造影表现
治疗:予保守治疗,腹腔引流管引流量逐渐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900~1200ml/d,同时给予每日洗胃、胃动力药、营养支持治疗,辅以中医针灸治疗,上诉症状逐渐缓解,胃肠减压量逐渐减少,夹闭胃管后无不适主诉,复查上消化道造影胃液无明显滞留,胃蠕动良好。拔除胃管后进流食,经观察无不适主诉。胰瘘发生后第十八天拔除腹腔各引流管,经观察病情无反复出院,术后半年随访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