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剖宫产术后疼痛
病例 剖宫产术后疼痛
作者
李俊
案例诊断
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后疼痛
导读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长期以来,国内医学界、对此类患者存在极大的认识误区,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现象,不可避免,只能忍受;或仅仅将术后疼痛理解为切口痛,只存在不适或难受的心理感受。

术后疼痛及其应激反应,将对机体多个方面带来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术后康复。术后疼痛导致的机体病理生理改变不容轻视,它不但使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凝血等系统发生改变,而且剧烈的疼痛可以造成精神创伤,带来焦虑、恐惧、失眠,产生无助感。这些改变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对手术预后有明显不利影响。

病历摘要

患者30岁,以“停经9月余,发现血糖高1月余,阴道少量流液12小时”为主诉入院。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压130/85mmHg,呼吸18次/分。神清语明,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膨隆,软,无压痛,无双下肢水肿,四肢活动良好。产科检查:呈纵产式腹型,宫高34cm,腹围102cm,胎心率142次/分,LOA,先露头,跨耻征阳性。消毒内诊:宫颈消80%,质软,宫口偏后,容一指尖,S-3,骨产道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

盆腔彩超(2008-9-16):双顶径8.5cm,股骨长6.4cm,羊水深度5.6cm,羊水指数16。子宫后壁可见一5cm×5cm肌瘤结节,提示晚期妊娠,单胎,头位;母体子宫肌瘤。

NST:有反应型,可见规律宫缩波。

肝炎病毒(2008-9-25):HbsAg(+),HbeAb(+),HbcAb(+)。

入院诊断:1.孕1产0,妊娠37周+2,LOA;2.胎膜早破;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妊娠期糖耐量异常;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小三阳)。

入院后完善检查,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子宫肌瘤核除术。术中经过顺利,剖宫产分娩一男活婴,体重3110g,Apgar评分1分钟10分。探查宫底部右侧见一4.0cm×5.0cm大小浆膜下肌瘤,子宫前壁见一约1.0cm×1.0cm大小浆膜肌瘤,完整核除送病理。子宫附件余无异常,留置腹引1枚,顺利关腹。术中出血200ml,尿管畅,尿色清。

患者术后无明显发热,切口无红肿渗出。术后当日及第一日腹腔引流液淡血性,均约100ml,第2日转为淡黄色,提管后拔管。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高,抗炎治疗5日。术后第5日出院,嘱继续抗炎治疗。

出院后第一日患者来电话诉回家上楼后觉下腹痛,不能缓解,无发热,无阴道流血流液,嘱其次日来诊。

患者隔日后(术后7日)来诊,仍诉腹痛,口服止痛片不能明显缓解。无发热,无阴道流血流液。查宫底平脐,切口无红肿,愈合良好。子宫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B超见切口处腹壁各层及腹腔内无异常回声,子宫复旧不良,前后肌壁明显增厚,宫腔线清晰,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子宫周围可见积液,量较多。给予缩宫素10U肌注,嘱其自用益母草及抗炎二号栓,病情变化随时来诊。

术后15日再次来诊,仍有腹痛,自诉较前无明显缓解。夜间需服止痛片后方可入眠。B超见子宫复旧良好,恢复至正常大小,子宫周围未见积液影像。嘱其观察随诊,未给予特殊处理。

术后21天再次来诊,仍诉腹痛,复查B超、血常规无异常。

术后28天再次来诊,仍诉腹痛。

治疗措施

除双氯芬酸钾片口服外,患者就诊于心理门诊、理疗科,经心理疏导和系统理疗后,术后3个月痊愈。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剖宫产术后脑血栓 下一篇:病例 剖宫产术后失血性休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