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外同时妊娠(HP),是双卵双胎一个着床于宫内,另一个着床于子宫外并同时发育的一种特殊的多胎妊娠。HP在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之前的临床表现与正常妊娠相似,而在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之后的临床表现与异位妊娠相似。
患者30岁,已婚,孕1产0,以“停经4月余,少量阴道流血,发现盆腔肿物3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型为16岁3/28日型,经量少,无血块,伴轻度痛经。末次月经2010年5月25日,量色同前。2010年6月13日行IVF术,而后未行彩超检查。患者2个月前突发阴道点滴出血,伴右下腹剧烈疼痛,20分钟后自行缓解,未予任何诊治。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大于月经量,伴下腹部不适感,急诊入我院。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9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8/73mmHg,一般状态可,发育良,神清语明,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肺听诊未及异常。腹膨隆,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四肢活动良好,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盆腔彩超(2010-09-25):双顶径4.0cm,股骨长2.2cm,羊水深4.1cm,胎盘成熟度0级,厚约1.5cm。母体右附件区见10.4cm×6.0cm×5.5cm包块,边界模糊,形态不规整,内呈中低混合回声伴不规则液性区。提示:1.中期妊娠,单胎,头位,胎儿脐带绕颈;2.母体右附件区包块(图1、图2)。

图1 盆腔彩超
肿瘤标志物:CA125:111.4U/ml,AFP:37.26ng/ml,其余在正常范围内。
入院诊断:1.孕1产0妊娠17周+4,单胎;2.先兆流产;3.盆腔肿物(异位妊娠?);4. IVF术后。
入院后经全面检查,给予保胎无忧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保胎治疗,患者阴道流血明显减少,待一般状况良好时,行开腹探查术。开腹探查见子宫增大,约妊娠4个月大小,表面光滑,右侧附件区包块,约10cm×6cm×5cm大小,紧密粘连于直肠窝处,左侧附件粘连于子宫后方,该区触摸未及包块。因妊娠子宫,且患者要求保留胎儿,故无法剥离粘连,无法探及左侧输卵管及卵巢。剥离右侧附件区粘连,可见右卵巢内血肿大小约10cm×5cm,右侧输卵管粘连于卵巢表面,伞端未见。右卵巢囊肿表面切开一小口,将其内血肿及其外膜剥离后,缝合剩余卵巢组织,可见剩余卵巢组织约2.5cm×4cm大小。术中清除物送冷冻病理,回报为:血肿内陈旧机化组织,可疑绒毛残留。术后给予盐酸哌替啶100mg肌注,硫酸镁40ml+生理盐水500ml持续静滴,抑制宫缩保胎治疗。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术后第3天听胎心率146次/分,术后第5日出院,出院时一般状况好,胎心胎动良。

图2 盆腔彩超
石蜡病理回报:出血坏死组织中见少量绒毛组织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