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妊娠指妊娠发生于卵巢内,受精卵在卵巢组织内着床和生长、发育。发病率占异位妊娠的0.36%~2.74%。其临床表现与输卵管妊娠极相似,主要症状为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破裂后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甚至休克。因此,术前往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或误诊为卵巢黄体破裂。术中经仔细探查方能明确诊断,因此,对于切除组织必须常规进行病理检查。治疗上有手术、药物治疗等方法。
患者29岁,因“停经69天,下腹痛10天,阴道流血4小时”于2010年9月10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周期30~90天不等,末次月经2010年7月3日。停经59天时出现下腹痛,无明显诱因,间断性,自验尿妊娠实验阳性,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血HCG检查为1369mIU/ml,彩超(2010-08-31)提示子宫内膜厚1.8cm,盆腔积液深2.6cm,余未见异常。入院前4小时出现阴道流血,同月经量,伴下腹胀痛,可忍受,无肛门坠胀感。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7/82mmHg。一般状态可,步入病房,查体合作,无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
辅助检查:
盆腔彩超(2010-09-10):子宫内膜厚1.4cm,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影像,左附件区见5.7cm×2.9cm包块,形态不规整,呈中低混合回声,与左卵巢关系密切。盆腔可见游离液体深约1.8cm。
血HCG:831.92mIU/ml。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检查出凝血时间无异常,于入院当天行腹腔镜下左侧卵巢妊娠病灶切除术和清宫术。术中探查见盆腔游离积血及血块约400ml,子宫常大,光滑,形态规则,左侧卵巢表面被血块包绕,清除血块后左侧卵巢表面可见大小约1.5cm破裂口,表面见机化病灶。双侧输卵管和右侧卵巢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提示卵巢病灶处见绒毛组织,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图1)。术后诊断:卵巢妊娠。术后常规消炎、补液治疗,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第5日出院。

图1 病理切片
1.手术治疗
卵巢妊娠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时应尽量保留卵巢组织,可根据病灶的大小范围行卵巢妊娠病灶切除术、卵巢楔形病灶切除术或部分卵巢切除术。如卵巢破坏严重,可行附件切除术。一般不主张单纯卵巢切除而保留同侧输卵管。这样可致孕卵外游走,发生输卵管妊娠的机会增多。
2.药物治疗
治疗卵巢妊娠的药物有前列腺素、放线菌素D、50%葡萄糖、氯化钾、米非司酮等。目前较多报道认为甲氨蝶呤(MTX)效果最佳。如腹腔镜检查证实为卵巢妊娠未破裂,可直接向卵巢孕囊内注射MTX保守治疗,若在术前已诊断卵巢妊娠而未破裂者,亦可在B超引导下向孕囊内注射MTX,或可作MTX的全身治疗,剂量为50mg/m2。保守性药物治疗期间应监测β-HCG,若持续升高或发生内出血,仍需进行手术。
3.手术+药物治疗
由于胚胎组织向卵巢实质浸润,卵巢楔形切除或修补后仍有滋养细胞少量残留,为避免行卵巢切除术,又避免异位妊娠的发生,可在腹腔镜病灶清除的基础上,创面局部注射MTX 25~30mg,术后β-HCG下降快,预后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亦有可能生成HCG,因此,应重视术中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