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节育环腹腔异位
病例 节育环腹腔异位
作者
刘贵鹏
案例诊断
节育环腹腔异位
导读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有效、简便、不影响生育等优点,成为我国育龄妇女最主要的避孕方法。但IUD在控制妊娠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放置IUD可出现多种不良事件,异位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会给带器者造成严重后果。IUD异位指IUD离开正常子宫腔,包括IUD部分或全部嵌入子宫肌层或异位于腹腔、阔韧带者,包括部分异位、完全异位、子宫外异位。常见症状包括: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不适、月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根据病史、临床症状、X线或B超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需辅助宫、腹腔镜检查定位确诊。国外近期研究报告了放置IUD易发生穿孔和嵌顿,子宫穿孔常导致宫腔内IUD的“丢失”而移位到其他器官内,其中有15%的穿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膀胱结石、尿道瘘等,甚至死亡。有研究表明,放置IUD所致的子宫穿孔发生率在0.87%。

病历摘要

患者20岁,以“发现节育环异位30余天,于外院腹腔镜取环失败”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律,12岁5~7/30日型,量中,无血块,轻度痛经。末次月经2010年9月5日,量色同前。患者2010年7月15日于外院上节育环,上环后出现明显腰痛,偶有恶心,8月13日复查时发现宫内无节育环,8月17日DR定位节育环异位于盆腔,8月27日于外院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未能探及节育环,现术后恢复良好,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近期无腹痛、无发热、无腹胀、无阴道异常流血流液。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1/77mmHg,神清语明,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腹腔镜手术打孔处愈合良好,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活动可。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内见色白质稀分泌物,无异味。宫颈常大,光滑,无接触性出血及举痛,子宫前倾位,常大,质中,形状尚规则,活动度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入院诊断:节育环异位。

治疗经过:入院后行盆腔超声及CT检查,盆腔超声:右侧盆腔内强回声带,建议进一步除外异位节育器;盆腔积液。盆腔增强CT:IUD异位(位于右侧盆腔),请结合临床。考虑到外院曾行腹腔镜探查6小时未发现节育环,故术前行肠道准备,包括无渣饮食、口服肠道治菌剂,术前肠道清洁灌肠,2010年9 月20日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取环术。术中见:子宫常大,光滑,双输卵管及卵巢外观正常,子宫后壁腹膜瘢痕样改变,右侧盆腔大网膜处见U型节育环一枚,腹腔镜下将节育环完整取出。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及补液等对症治疗。患者恢复良好。

治疗措施

1.关于诊断

患者2010年7月15日于外院上节育环,上环后出现明显腰痛,偶有恶心,8月13日复查时发现宫内无节育环,8月17日DR定位节育环异位于盆腔,8月27日于外院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未能探及节育环,现术后恢复良好,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后行盆腔超声及CT检查提示:IUD异位(位于右侧盆腔)。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确立诊断。

2.关于术前准备

考虑到外院曾行腹腔镜探查6小时未发现节育环,考虑节育环位于子宫附近的机会较小,很可能位于肠间、阔韧带内或大网膜内,故术前行肠道准备,包括无渣饮食、口服肠道治菌剂,术前肠道清洁灌肠,避免术中由于肠道粘连、损伤导致肠瘘等风险。

3.关于手术技巧

节育环异位包括宫内和宫外,建议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如果节育环位于宫内而嵌顿于宫壁,可在腹腔镜下应用取环钩或大弯钳取环,必要时剖开宫壁直视下取环;如果节育环部分游离于宫壁外,可行腹腔镜下取出,注意局部肠管粘连的分离,以及肠壁损伤的及时发现;如果节育环完全异位于宫外,多数位于子宫附近,包括子宫膀胱陷凹、子宫直肠窝、阔韧带等处,因此对于宫腔镜未见节育环而腹部超声或腹平片发现盆腔节育环异位时,进腹时首先需探查上述部位。由于该患者外院行腹腔镜手术长达6小时,故考虑该节育环一定游走,而非固定于宫壁缺口处。腹腔镜手术时的体位要求头低脚高,而我们为了避免节育环游走,采用仰卧水平位操作,轻松地在右侧盆腔处的大网膜上发现黏附其上的节育环,完整取出。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宫内节育器异位 下一篇:病例 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