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破裂是卵巢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3%的卵巢肿瘤会发生破裂。卵巢肿瘤破裂症状轻重取决于破裂口大小,流入腹腔内囊液性质和量,大囊性肿瘤破裂,常有突然或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和呕吐,有时导致急性腹膜炎和失血性休克。肿瘤破裂口小时,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微的腹痛。查体可见腹部膨隆,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也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发现原有肿瘤消失或缩小。不同卵巢肿瘤破裂后,溢入腹腔内的囊内液性质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后果和相应症状和体征,卵巢恶性肿瘤破裂易致盆、腹腔广泛性转移,形成包块或结节,预后极差。
患者24岁,以“突发下腹痛1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胀痛,程度重,无放射,不随体位改变,于当地医院就诊,疑为“阑尾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为求诊治入我院。既往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88次/分,血压122/60mmHg,无贫血貌,腹膨隆,全腹拒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妇科查体:外阴发育良,已婚未产型,阴道畅,宫颈常大,光滑,举摆痛(+),子宫前位,常大,无压痛,活动良,右附件区可触及一鸭卵大包块,边界欠清,触痛明显,左附件区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2×109/L,中性粒细胞:73.5%,血红蛋白:99g/L,血细胞比容:29.12%。 血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CA724均在正常范围内。 血HCG:0.28mIU/ml。 盆腔彩超:子宫前倾5.6cm×3.8cm×2.7cm,左卵巢大小约3.0cm×2.2cm,内见1.2cm×1.1cm包块,边界清,内呈中高回声,CDFI未见血流信号。右卵巢大小3.2cm×2.7cm,内见2.7cm×2.5cm包块,边界清,CDFI未见血流信号,右附件区包块7.3cm×5.5cm大小,边界模糊,内中低回声,CDFI见血流信号,盆腔内见3.2cm游离液体,内伴点状回声(图1)。

图1 盆腔彩超
盆腔CT:双附件区各见一混杂密度包块,左侧大小2.7cm×2.9cm,右侧9.5cm×7.1cm。病变内见脂肪密度,右侧病变可见片状及小结节状高密度影。盆腔周围未见软组织包块。提示:双附件占位,畸胎瘤可能性大,右侧病变合并出血?盆腹腔积液,盆腔积血?不除外肿瘤破裂(图2)。

图2 盆腔CT
1.给予禁食水、半卧位、抗炎对症治疗后,完善相关检查,除外外科系统疾病。
2.抗炎对症治疗同时,行术前准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内大量积血及凝血块800ml,子宫常大,光滑,右卵巢约9cm×8cm大小,见5cm×5cm大小破裂口,组织污秽,大量坏死组织,右侧卵巢上方4cm×4cm大小肿物,未破裂,表面凸凹不平,呈深紫色,表面张力较大,肿物内可见胎脂,右输卵管外观未见异常,左卵巢囊肿4cm×3cm大小,左输卵管系膜肿物0.5cm×0.5cm大小,行双侧卵巢肿物核除术及左输卵管系膜肿物核除术,术中病理回报右卵巢考虑间叶源性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待石蜡病理确诊,术中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因患者年轻,未育,家属要求待石蜡病理回报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
3.术后抗炎对症治疗,病理回报为右卵巢恶性间叶源性肿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化:CD68(+)、SMA(-)、细胞角蛋白CK(-)、CD34 (-)、Calretinin(-)、S-100(-)、Inhibin(-)(图3~图5),左卵巢黄素囊肿,右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左输卵管腺纤维瘤。再次向患者家属交代,鉴于患者年轻,未育,建议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分期手术,但家属坚决要求行全面的卵巢癌分期手术。后于全麻下行卵巢癌分期手术(全子宫+双侧附件+阑尾+大网膜+盆腔淋巴结)。术后7天痊愈出院。
4.随访1年,未发现异常。

图3 HE染色×20

图4 HE染色×40

图5 病理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