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病。由于卵巢组织的特殊性,临床上肿瘤组织类型较为复杂,分类较多,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为囊性,光滑,无腹水,肿瘤标志物多在正常范围内;而恶性肿瘤往往具有下列临床特征:一般增长迅速,单侧或双侧发病,囊实性或实性,多伴腹水,伴或不伴CA125增高。由于卵巢肿瘤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故对其早期诊断和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如存在隐匿疾病,则诊断更为困难。
患者71岁,以“腹胀、腹痛1月余,加重1天”为主诉于2007年7月15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绝经24年,绝经以来无阴道流血流液。1个月前出现腹部胀痛,食欲缺乏,进食后及排便时加重,无恶心呕吐,因腹胀加重一天于当地医院彩超发现盆腔囊性肿物6.0cm×3.9cm,腹水深约5.3cm,宫腔积液。入院要求手术治疗,病来体重下降约5kg。
既往史:患者曾于1956年患结核性胸膜炎,已治愈;1987年患脑出血经手术治疗无明显后遗症;高血压病史20年,现血压平稳。否认肝炎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可,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0/70mmHg。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查体:外阴阴道正常,宫颈萎缩光滑,宫体萎缩,漂浮感,未触及包块,子宫后方可触及包块,直径约5cm,无压痛。
辅助检查:
盆腔彩超及CT:提示盆腔6.0cm×3.9cm囊性肿物,腹水深约5.3cm。
肝胆脾彩超:脾稍大,腹水。
胸片:提示右侧胸膜肥厚钙化,右肺中叶实变,疑为慢性炎症(图1)。
尿常规:白细胞(+++)。
肿瘤标志物:CA199:446.45U/ml,CEA:9.57ng/ml,CA125:60.7U/ml。

图1 胸片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糖均正常,入院后根据上述检查诊断为盆腔肿物,盆腹腔积液。请外科会诊暂无特殊处置。于2007年7月19日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略增厚,大量淡黄色脓样液体约1500ml,左侧卵巢囊肿约超鹅卵大,与周围粘连,子宫及右侧附件外观未见异常;阑尾充血水肿,大网膜充血,与子宫前壁、膀胱部分粘连,同时探查肝胆脾、胃及小肠、大肠表面均未见异常。术中取右侧卵巢囊肿组织送冷冻切片,回报局灶上皮增生活跃。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阑尾及部分粘连大网膜切除。手术顺利,术中反复冲洗盆腹腔,留置引流管一枚。留置尿管通畅,尿色清。术后石蜡病理:老年宫内膜,内膜息肉,慢性宫颈炎,输卵管卵巢囊肿,附件间皮囊肿。术后患者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术后6天能正常进食,但腹腔引流术后持续较多,每天引流量在400~1900ml不等,术后前3天引流液为暗红色,从第4天始转为乳白色或淡黄色乳糜样液体,如术中所见一致。引流液化验回报:渗出液,蛋白17g/L,氯化物108mmol/L,糖8.09mmol/L;腹水结核杆菌培养阴性;腹水ADA及LDH均正常;乳糜定性试验阳性。患者空腹血糖9.93mmol/L。因患者高龄且每天持续丢失蛋白,故予输血浆、白蛋白及脂肪乳等支持治疗。考虑引流液量及性质异常,故请全院相关科室会诊,积极寻找探讨引起大量异常引流液原因。结合临床病症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认定该引流液为淋巴液或乳糜液。但何种原因导致乳糜液性腹水尚需进一步检查。后复查CA199>1200U/ml,CEA:15.31ng/ml,CA125:42.5U/ml;再次会诊行全腹CT,建议行超声内镜进一步检查,结果提示:胰腺占位病变,胰腺头、颈、体部低回声肿块,切面大小1.8cm×2.0cm,肿块侵及脾静脉。现诊断基本明确,患者及家属积极要求出院后转入外科继续治疗。转科诊断:1.左侧卵巢囊肿;2.泛发盆腔腹膜炎;3.慢性阑尾炎;4.胰腺癌。
卵巢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良性肿瘤若肿块直径小于5cm,疑为卵巢瘤样病变,可作短期观察,一经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应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手术范围。年轻、单侧良性肿瘤应行患侧卵巢囊肿剥出或卵巢切除术,尽可能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和对侧正常卵巢。围绝经妇女可行单侧附件切除或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恶性卵巢肿瘤早期行全面分期术,晚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