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宫颈微偏腺癌
病例 宫颈微偏腺癌
作者
林蓓
案例诊断
宫颈微偏腺癌
导读

宫颈癌以鳞癌多见,占宫颈癌的80%~85%,腺癌占15%~20%。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of cervix,MDA)又称宫颈恶性腺瘤(cervix malignant adenoma)或高分化宫颈黏液腺癌,较为罕见,约占宫颈腺癌的1%~3%。本病最早在1975年由Silverberg和Hurt提出并命名,此类癌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形态学上具有类似正常宫颈黏液腺的特征。因易漏诊或误诊,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当病理诊断确诊时临床多为晚期,已有远处转移和扩散,加之癌细胞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因此预后很差。

病历摘要

病例介绍

患者30岁,以“阴道流液、同房后出血8个月,下腹隐痛伴恶心呕吐5个月”为主诉于2009年9月16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2009年1月出现阴道流液及同房后出血现象。4月自觉下腹痛伴恶心呕吐,2009年4月11日于北京某医院就诊,妇科检查提示宫颈肥大、Ⅱ度糜烂样改变,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后方囊性肿物大小5.2cm×4.5cm。2009年4月13日于北京另一医院行TCT及HPV检查,提示:ASC-US、HPV52(+)、11(+)。2009年4月23日行病理多点活检,结果提示:局部CINI,“赘生物”符合尖锐湿疣。2009年5月31日进一步行LEEP手术,术后病理回报局部CINⅠ~Ⅱ,可见挖空样细胞。期间患者下腹痛及腰痛、恶心呕吐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黏液样便,最多可达6~8次/日,体重5个月减轻15kg。曾行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外压包块及直肠息肉。同年8月份于鞍山某医院行盆腔彩超及CT检查提示:盆腔囊性包块及盆腔积液,并于2009年8月21日行腹腔镜手术,术后病理:卵巢单纯囊肿伴黄体出血。

既往史:患者月经呈7~8/30日型,病来月经未见明显改变。患者2000年结婚,孕3产1,2003年剖宫产分娩一男婴。

查体:患者消瘦,恶病质状态。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分泌物多,半透明,宫颈桶状,直径达6cm,表面凹凸不平,质脆,有接触性出血,冷冻骨盆样改变,子宫固定,大小触及不满意,附件区增厚。三合诊:宫旁组织及骶骨韧带增厚,距肛门4cm左右可触及一硬质包块,固定,有触痛。

辅助检查:

血肿瘤标志物:CA125:96. 89U/ml,CA199:>1 000U/ml,SCC:2.2ng/ml。

病理:将5月LEEP手术石蜡病理结果请我院病理科会诊:考虑宫颈腺非典型增生,不除外微偏腺癌。

临床高度疑诊:宫颈微偏腺癌。

治疗措施

2009年9月23日于CSEA下行诊断性宫颈锥切术,术中见:宫颈筒状,表面凹凸不平,宫颈口暴露不清。涂碘后,宫颈大部分不着色,于不着色区外0.5cm切除宫颈锥形组织1块,其高约1.5cm,电凝创面并缝合止血。术中冷冻回报:宫颈腺体非典型增生,待石蜡。术后病理回报:高度怀疑微偏腺癌。再次将上述LEEP及手术病理结果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进行会诊,意见考虑宫颈微偏腺癌。行全身PET-CT检查提示子宫直肠间多发软组织密度影,转移可能性大,邻近乙状结肠及输尿管受累。因为患者已经晚期,转肿瘤病房行放、化疗治疗。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阴道透明细胞癌 下一篇:病例 复发性宫颈癌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