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病例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
李秀琴
案例诊断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Ⅰ期
导读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皮肤肿瘤的一种,与鳞癌和基底细胞癌不同。后两种起源于表皮的角质细胞,预后较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一旦进入快速生长期,则预后差、死亡率高。恶性黑色素瘤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和眼内。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更加罕见,迄今为止,全世界报告不足300例,其发病率在恶性黑色素肿瘤中低于1%,占阴道恶性肿瘤约3%。绝大多数患者为绝经后妇女,最常见症状为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和肿块。治疗一般采用局部扩大切除肿物、根治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手段。由于该疾病易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报告5年生存率为0%~25%。

病历摘要

病例介绍

患者48岁,于2008年9月11日以“阴道异常排液3月余”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异常排液,色黄,浑浊,有异味。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阴道炎,使用替硝唑栓剂治疗后好转。后排液量再次增多,就诊于外院,行阴道局部组织取病理提示:阴道后壁恶性肿瘤。2008年9月5日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我院病理会诊意见为(阴道壁)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标记:CK(-)、LCA(-)、HMB45(+)、Syn(-),符合恶性黑色素瘤。自发病来无发热,无腰骶部疼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既往史:1年前外院诊断为高血压,未系统治疗。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分别于1984年、1992年行剖宫产术2次。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分,血压150/118mmHg,呼吸18次/分,神志清楚,一般状态良好,巩膜无黄染,无贫血貌,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活动良好。身高156cm,体重66kg,计算体表面积为1.62m2。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后壁见一宽6cm、长3.5cm、厚约1.5cm实性肿物,最低点距处女膜缘1cm,表面凹凸不平,乳头状,与直肠关系密切。阴道前壁11点处、距处女膜缘2cm可见直径约2.5cm大小肿物,宫颈光滑,子宫稍小,表面光滑,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肛诊:病变下方的直肠黏膜不光滑,粗糙不平。

辅助检查:

LDH:166U/L。

盆腔CT平扫:宫颈后下方见软组织肿物,大小约5.3cm×3.0cm,边界尚清,左侧盆壁旁见肿大的淋巴结。子宫形态正常。

胸片:双下肺小结节。

HPV:阴性。

TCT:炎症反应性细胞。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阴道恶性黑色素瘤Ⅰ期。

治疗措施

1.放射治疗

于2008年9月18日起行盆腔外放射治疗50Gy/25次,加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阴道塞子6~7Gy,共5次)。

2.全身化疗

放疗期间同时行紫杉醇方案周疗(60mg,共6次)。放疗结束后行TC方案静脉化疗5疗程。具体药物剂量及治疗时间见表1。

表1 全身化疗药物剂量及治疗时间

3.局部化疗

放疗同时给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化疗。具体时间及剂量:2008年9月18日、2008年10月24日行博来霉素15mg+NS10ml,局部多点注射(2次)。

放疗结束后,因阴道后壁仍然有3.0cm×1.0cm的肿物,应在全身化疗同时给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化疗。具体时间及剂量:氟尿嘧啶注射液250mg阴道瘤体局部及周围多点注射(共5次:2008年12月11日、2008年12月13日、2008年12月15日、2009年1月9日、2009年2月4日)。

4.免疫治疗

放、化疗期间同时使用白介素-2(240万U)、干扰素(300万U)隔日一次交替皮下注射,持续注射7个月。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原发性阴道癌 下一篇:病例 阴道透明细胞癌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