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青少年女性,肝移植术后,间断活动后喘憋加重
病例 青少年女性,肝移植术后,间断活动后喘憋加重
作者
朱天刚;靳文英
案例诊断
肝肺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
病例摘要

主诉 女性,13岁。主因“活动后喘憋8个月,加重3个月”于2014年5月7日收入院呼吸监护病房。

现病史 8个月前患者出现活动后喘憋,无粉尘、花粉、油烟等诱因,多于快速奔跑后出现,休息5分钟可缓解,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痛,未就诊。3个月前,患者快速爬两层楼后出现喘憋,感活动后喘憋逐渐加重,快速步行后即可发作,休息、日常活动时无喘憋、憋气。2天前就诊于当地医院,测指氧饱和度为75%,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胸部CT提示“双肺上叶、左肺下叶上段可见多发片状磨玻璃影,边界模糊;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弥漫病变,胆管全程扩张,门静脉变细、流速减低”,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扩大、左心室壁厚、左心功能正常”,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食欲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8年前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接受父供女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术(背驮式,肝左外叶)。术后规律口服熊去氧胆酸(优思弗)、他克莫司,每隔2~3个月监测血药浓度,监测总胆红素50~70μmol/L。肝移植术后,患者每年发作上呼吸道感染2~3次,无发热、咳痰,口服药物后好转。2年前,患者出现血红蛋白进行性升高,入院2天前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77g/L。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

个人史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否认疫区接触史。有血制品输注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烟、酒嗜好。

婚育史 4个月前月经初潮,末次月经2014年3月,具体日期不详。

家族史 父母、姐姐体健,无遗传性疾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2℃,脉搏113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7/63mmHg。指氧饱和度90%。身高165cm,体重51kg。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未及震颤。腹部可见手术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阴性,肝脏剑下2指,脾脏肋下3指,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未见可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2%,血红蛋白158g/L,血小板计数54×109/L。血气分析:pH 7.43,PCO231mmHg,PO274mmHg,HCO3-20.6mmol/L,乳酸1.5mmol/L,碱剩余-2.5mmol/L,SaO295%。尿常规、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2mm/h)、心肌酶正常。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18U/L,天冬氨酸转氨酶33U/L,γ谷氨酰转肽酶75U/L,碱性磷酸酶318U/L,总胆红素69.5μmol/L,直接胆红素25.7μmol/L,清蛋白27.9g/L,血糖3.0mmol/L,电解质正常。凝血分析:APTT 45.7s,纤维蛋白原159mg/dl。自身抗体谱阴性。免疫指标:C30.511g/L,C40.077g/L,ASO 285.0U/ml,免疫球蛋白正常。辅助 T细胞亚群:CD362%,CD431.8%,CD8 26.4%,CD4/CD8比值1.20。血氨108μmol/L。巨细胞病毒、EB病毒、腺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阴性。

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97.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85.75%,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192%,有效气道阻力占预计至百分比168.9%;残气量/肺总量比值31.60%,残气量占预计至百分比134.2%;一口气法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66.3%。诊断:气道阻力升高,残气量增高;通气功能大致正常,弥散功能降低。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4.4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4cm,左心室射血分数80.2%;无房间隔缺损。右心声学造影:注射造影剂后右心房、右心室显影,4~5个心动周期后左心房、左心室显影,造影剂回声浓密(图1)。结论:肺血管存在右向左分流。

胸部CT:右下肺背段见小片磨玻璃影,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小片模糊影;扫描范围内移植肝密度不均匀,肝门部结构较紊乱,移植肝周围、食管下段、胃底、腹腔内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脾大。诊断:右下肺背段、左肺下叶前基底段感染;活体肝移植术后改变,脾大(图2)。腹部增强CT: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闭塞并腹腔多发代偿性静脉曲张;肝内胆管扩张,考虑吻合口狭窄;脾大,脾梗死;右肾囊肿 (图3)。

临床诊断 ①肝肺综合征。②肝豆状核变性,肝移植术后,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③脾梗死。

图1 右心声学造影

A:注射造影剂前心尖四腔图;B:注射造影剂后右心房、右心室显影;C:4~5个心动周期后左心房、左心室显影。RA,右心房;RV,右心室;LA,左心房;LV,左心室

图2 胸部CT可见磨玻璃影、肺远端血管扩张

图3 腹部增强CT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脾梗死 (箭头所示)

治疗经过

目前肝肺综合征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基础肝脏疾病的治疗。故入院后,给予患者持续吸氧 (5L/min)、抗病毒、保肝以及间断输注血浆改善凝血功能、静脉输注葡萄糖防治低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动脉氧饱和度维持在87%~95%。请肝胆外科医生会诊,建议行门静脉支架植入术或二次肝移植。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两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和预后,家属暂不考虑手术治疗,要求离院随诊。嘱患者出院继续长程氧疗,改善缺氧状态。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中年男性口服阿莫西林突发意识丧失伴胸痛 下一篇:病例 中老年男性,间断胸闷、气短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