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中年男性,活动后气促伴间断双下肢水肿
病例 中年男性,活动后气促伴间断双下肢水肿
案例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肺部感染
病例摘要

病例摘要

男性,44岁。主因“活动后气促20年,间断双下肢水肿12年,加重不能平卧15天”于2011年11月9日入院。

现病史 20年前患者于劳累后感气促,未予重视。此后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重,12年前出现全身水肿,伴发热、脾大,于当地医院诊断不详,抗感染治疗后明显减轻。为进一步寻找脾大原因。10年前在我院血液科就诊,实验室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断不明,未予治疗。同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血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同前,因其他原因未行超声心动图出院。8年前患者在外地新发严重胸闷、气喘,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之后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胸闷、气短伴呼吸困难,予对症治疗后减轻。4年前于我院门诊确诊二尖瓣脱垂,间断服用氢氯噻嗪、螺内酯、呋塞米、布美他尼及抗生素 (具体不详),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4个月前在外院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三尖瓣成形术,院外坚持口服地高辛(0.125mg/日)、华法林(4mg/日)、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2片/次,每日三次)、孟鲁司特钠(顺尔宁,10mg/日)等。20天前再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感胸闷、气短。10天前出现咳嗽、咳黄黏痰,伴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易憋醒,以及尿少、上腹胀痛、食欲差、恶心、乏力。在宁夏某医院住院,经抗炎、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诊治于我院门诊就诊,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Ⅳ级”收住心血管内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差,尿量减少,排便正常。

既往史 支气管哮喘病史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2年。否认传染病、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个人史 否认疫区接触史。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麻醉毒品等接触史。否认冶游史。吸烟史10余年,戒烟8年。否认饮酒史。

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50mmHg。慢性病容,神清,精神极差。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侧胸廓呈桶状,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以右下肺为著。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S1、S2减弱,A2>P2,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外形饱满,上腹部压痛阳性,肝脏肋下5cm,剑突下6cm可触及,肝浊音界扩大,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17×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6.2%,淋巴细胞计数0.77×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0.55×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4.8%,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3×109/L;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8.6%,嗜碱性粒细胞计数1.07×109/L;大血小板比例44%;血红蛋白127g/L,血细胞比容36.3%。生化检查:Na+130.1mmol/L,Cl88.4mmol/L,尿素19.6mmol/L,肌酐166.1μmol/L,尿酸946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9.7U/L,丙氨酸转氨酶9.3U/L。凝血功能分析:凝血酶原时间23.3秒,凝血酶原活动度34.8%,凝血酶原比值2.06,凝血酶原国际标准比值2.06,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53.8秒,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86。

心电图:入院心电图示左心房肥大可能,下侧壁ST-T改变。X线胸片:二尖瓣呈置换术后改变,双肺纹理模糊,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超声心动图:二尖瓣位置换瓣瓣上流速增快,三尖瓣关闭不全 (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 (重度),冠状静脉窦增宽,右心室增大。心脏CT:“二尖瓣置换术后”胸骨呈术后改变,双肺纹理模糊。

入院诊断 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后,心功能Ⅳ级。②肺部感染。③支气管哮喘。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出院诊断

 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瓣再次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后,心功能Ⅳ级。②肺部感染。③支气管哮喘。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疗经过

入院后在心内科积极给予强心、利尿、扩管等纠正心力衰竭对症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且胸闷、气短症状进行性加重。于11月14日复查超声心动图,根据检查结果,考虑二尖瓣置换装置狭窄导致全心衰药物治疗不能纠正。随即请心脏大血管外科会诊,会诊建议手术治疗,故转入心脏大血管外科。

11月14日,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置换装置狭窄(重度),左心房附壁血栓,三尖瓣关闭不全(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重度),左心室低排量。11月28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置换瓣再次置换术后,置换瓣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反流(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至中度);肺动脉高压(轻至中度);少量心包积液。心外科复查心电图示房室分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手术经过 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根据患者近半月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查体未闻及金属瓣开闭音,结合超声心动图结果,考虑原因为二尖瓣置换装置狭窄导致,有行二次手术的指征。

2011年11月15日,患者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二次开胸行二尖瓣置换瓣再次置换术。术中所见:AO/PO 25mm/25mm,左心房(+++),右心房(++),探测见三尖瓣瓣环扩大,三指通过,轻中度反流,左心房内未见血栓。原有机械二尖瓣人工环已内皮化,固定,二尖瓣瓣叶均固定,不能打开,红色肉芽组织长入瓣环及瓣叶中,似有暗色赘生物形成。手术处理:仔细去除原有机械二尖瓣,清除赘生物,碘伏消毒,双头针带垫片缝合置换一枚27号HANCOCK2生物瓣,缝合后试瓣叶活动好。用3-0 prolene线,行三尖瓣环改良Devega成形,可行术者两指半。

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口服药物等治疗,患者恢复良好,于2011年12月1日出院。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纳丽莎
上一篇:病例 中年女性,活动后胸闷、喘憋加重伴胸痛 下一篇:病例 老年女性,间断黑便、胸闷加重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