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中年女性,活动后胸闷、喘憋加重伴胸痛
病例 中年女性,活动后胸闷、喘憋加重伴胸痛
案例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夹层;肺动脉高压(重度)
病例摘要

女性,46岁。主因“活动后胸闷、喘憋2年,加重3天”入院。

现病史 2年前患者出现活动后喘憋伴下肢水肿,于外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长期服用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症状有所缓解。3天前患者出现左侧胸痛、胸闷、憋气,活动后症状加重,伴恶心,无咯血、水肿,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 出生8个月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未予治疗。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体格检查 血压90/6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0次/分,心界向左下扩大,肺动脉瓣听诊区闻及中度舒张期杂音,并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3/6级连续性(全心动周期)机器样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X线胸片:肺血增多;心影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增宽,肺动脉段突,左心室明显增大,考虑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肺动脉主干(内径62mm)以及左、右肺动脉分支明显扩张,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一异常管状交通(图1A、1B),直径约12.4mm,肺动脉根部至右肺动脉起始部的主肺动脉前壁剥离,管腔内可见线样等回声飘动 (图1C),将主肺动脉分为真、假两腔;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收缩期血流由真腔进入假腔,舒张期血流由假腔进入真腔;重度肺动脉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为108mmHg(图1D)。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夹层,重度肺动脉高压。胸部CT:肺动脉主干夹层,肺动脉主干以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增宽(图2)。胸部MRI:肺动脉主干夹层。

右心导管检查:吸氧后右心房血氧含量13.66ml%,右心室血氧含量19.09ml%(明显高于右心房血氧含量),肺动脉血氧含量20.28ml%(高于右心室血氧含量),提示存在心室水平、主-肺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平均右心房压30mmHg,提示右心功能不全;肺动脉压115/53(80)mmHg。右心室造影:右肺动脉根部向主动脉瓣上可见一线状透亮区将主肺动脉分成双腔,主肺动脉以及左、右肺动脉干均明显增宽,肺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重度肺动脉高压。

主要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夹层,肺动脉高压(重度)。

图1 超声心动图

A:二维超声心动图非标准胸骨旁切面示降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宽约12.4mm的动脉导管 (箭头所示),肺动脉主干扩张;B:彩色血流多普勒示血流经动脉导管进入扩张的肺动脉内;C:近胸骨旁短轴切面示肺动脉主干增宽、剥脱内膜及破口位置 (箭头所示),提示肺动脉夹层;D:连续多普勒经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08mmHg,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

图2 胸部CT

A:增强CT示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增宽,肺动脉主干内可见内膜片及破口 (黑箭头所示),提示肺动脉主干夹层;B:CT三维重建图像示肺动脉主干增宽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杨娅;杨娇;李嵘娟
上一篇:病例 老年男性,起搏器植入术后,间断寒战、发热 下一篇:病例 中年男性,活动后气促伴间断双下肢水肿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