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中年男性,反复胸闷、气短加重
病例 中年男性,反复胸闷、气短加重
作者
吴晓霞;赵旭燕;马东星;张凤羽
案例诊断
急性肺栓塞
病历摘要

男性,40岁。主因“反复胸闷、气短6年余,加重2天”于2008年7月14日收入心内科。

现病史 患者于2002年5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伴心悸、乏力,无发热、胸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于外院就诊诊为“肺部感染,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对症治疗后好转 (具体不详)。自此患者逐渐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间断出现夜间不能平卧,2006年3月于我院就诊,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0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6%]、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经用地高辛、呋塞米、卡托普利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患者仍反复发作胸闷、气短,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入院2天前患者受凉再次出现胸闷、喘憋、咳嗽,夜间不能平卧,伴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无发热,于我院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肺部感染;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为进一步诊治收入心内科。

既往史 2型糖尿病病史1年。肾结石、痛风病史6个月。实验室检查发现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个月。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史。

个人史 原籍出生。饮酒史10余年,白酒100~150g(2~3两)/日,已戒酒2年。否认吸烟史。

家族史 父母均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脉搏9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6mmHg。神清,精神尚可。颈静脉充盈。两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闻少量湿啰音,左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8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膨隆,质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69×109/L,中性粒细胞占75%,血红蛋白122g/ L;肾功能检查:肌酐128μmol/L,尿素10.82mmol/L,尿酸1085μmol/L;血糖、凝血四项、电解质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波增宽(>120ms)。超声心动图(7月15日):左心扩大,LVEDD79mm,左心房前后径49mm;左心室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LVEF 30%;右心房、右心室内径正常。

诊疗经过

入院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积极抗感染基础上给予硝普钠、多巴胺、利尿剂等减轻心脏负荷治疗,患者心衰症状逐渐缓解,肺部感染逐步控制,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降至正常范围。7月23日,拔除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考虑患者已经戒酒2年,左心室内径无明显缩小、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显著改善,基本除外酒精性心肌病可能。结合患者中年男性,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间期>120ms,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明显增大、LVEF<35%,拟行心脏再同步治疗。

7月24日,术前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室壁运动同步性,意外发现三尖瓣瓣尖附着一中等回声团块 (1.9cm×4cm),随三尖瓣开放摆动于右心房和右心室间 (图1)。患者无发热,皮肤、黏膜未见淤点、淤斑、Osler结节等,心脏听诊无新发杂音;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处于正常范围,下肢血管超声未见静脉血栓;结合患者病史、深静脉置管9天、既往超声心动图结果,高度怀疑血栓形成,暂不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黏液瘤。进一步检查血气分析 (氧分压80.5mmHg)、D二聚体5.9μg/ml,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60mg、每12小时一次以及口服华法林2.5mg抗凝治疗。

图1 17月24日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8mm、左心室射血分数32%,可见三尖瓣瓣尖附着一中等回声团块 (箭头所示),随三尖瓣开放摆动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

分别于7月26日、7月27日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提示三尖瓣瓣尖附着团块较前减小 (1.8cm×2.8cm),随三尖瓣开放于右心室内摆动(图2)。鉴于三尖瓣瓣尖附着团块较前减小,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已联用6天,故于7月31日停用低分子肝素,查INR 1.46,将华法林用量增至3.125mg/d继续抗凝治疗。8月4日复查INR 2.55,8月5日将华法林用量减至2.5mg/日。

8月6日,患者突发气短、不能平卧,急查血气分析:PO283.5mmHg,PCO227.2mmHg。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内中等回声团块消失,肺动脉主干分叉可见中等回声团块充填(1.9cm×2.4cm),右心室内径无明显变化;脉冲多普勒示肺动脉前向血流减少,血流速度减慢,呈现“匕首”征(图3)。肺部增强CT示肺动脉主干分叉处可见低回声团块充填,其他血管未见充盈缺损(图4)。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转至心内科监护病房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收缩压波动于100~110mmHg。考虑患者此前抗凝治疗有效,目前尚无右心功能障碍表现,故未予溶栓治疗,继续对症及华法林抗凝治疗,调整华法林剂量使INR波动于2.0~3.0。

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持续口服华法林治疗,维持INR 2.0~2.5;每两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室内径、心功能及主肺动脉分叉处血栓大小。2009年9月,超声心动图示主肺动脉分叉处等回声团块明显减小、LVEDD84mm、LVEF 21%,考虑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给予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患者停用地高辛,坚持口服华法林、福辛普利、托拉塞米、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2009年9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主干分叉中等回声团块充填缩小(1.4cm×1.8cm)。至2011年10月肺部CT示主肺动脉分叉处充盈缺损消失,遂停用华法林。2013年12月,超声心动图示LVEDD80mm、LVEF 38%。

图2 27月26日 (左图)、27日 (右图)复查超声心动图

三尖瓣瓣尖附着团块减小 (箭头所示)

图3 8月6日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主干分叉处可见等回声团块 (箭头所示);脉冲多普勒示肺动脉前向血流减少、血流速度减低

图4 肺动脉增强CT示肺动脉栓塞,栓子位于主肺动脉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老年女性,突发胸闷、憋气 下一篇:病例 老年男性,胸闷、心悸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