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0岁。主因“间断背痛4年,气短1年,加重15天”入院。
现病史 4年前患者间断感背部疼痛,与活动无关,受凉后易发作,夜间较重,有压痛,每次持续30~60分钟后好转,未诊治。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可凹性水肿,无尿量减少、尿泡沫增多、血尿,无胸痛、呼吸困难等,于当地医院就诊经利尿等治疗后好转。1年前,患者晨跑时突发胸痛,伴胸闷、气短,无放射痛、反酸、胃灼热等,休息5分钟可自行好转。次日起自觉活动耐量下降,快步行走。爬三层楼时感胸闷、气短,休息数分钟可以好转。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加重,爬一层楼即感呼吸困难。外院行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扩大,轻度主动脉瓣、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86mmHg”,考虑“肺高血压原因待查”来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 出生后即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未行抗病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1个月,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服用中药治疗,平日血压控制于(140~160)/100mmHg。无慢性肺病史。无减肥药等特殊药物服用史。
个人史 否认毒物、放射线接触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 自然流产1次。G3P1,育有一子。
体格检查 体温 36.4℃,脉搏 86次/分,呼吸 18次/分,血压:左上肢 140/ 90mmHg,右上肢136/90mmHg,双下肢140/90mmHg。双颈部、双侧锁骨上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P2>A2,肺动脉瓣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其他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甲状腺功能五项未见异常;红细胞沉降率7mm/h;C反应蛋白23mg/L;脑钠肽165pg/ml;ANA 1:100(核仁型),ENA谱(-),抗心磷脂抗体(-),抗 HIV(-),HBV-DNA<1000copies/ml;D二聚体0.mg/L。不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气分析:pH 7.43,PO280mmHg,PCO238mmHg。X线胸片:双肺、心、膈未见异常。双下肢血管、腹主动脉及髂血管、双肾动脉、颈部血管、双上肢及双锁骨下动脉超声未见异常。腹部超声:胆囊息肉、脂肪肝。
超声心动图:右心房扩大;轻度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反流;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70mmHg;左肺动脉远端血流加速,最大流速3.58m/s,压差51mmHg。
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管壁增厚伴多发狭窄,右肺上叶肺动脉重度狭窄;主动脉壁增厚、毛糙,符合大动脉炎改变;少量心包积液;纵隔多发小淋巴结;右肺上叶磨玻璃灶,炎症可能性大。胸主动脉CT造影:主动脉弓部,双侧肺动脉管壁增厚,伴双侧肺动脉狭窄,符合大动脉炎;右肺上叶磨玻璃灶,考虑炎症;少量心包积液。右心导管检查:结合右心导管径路及血氧分析,未提示心内、大血管水平存在分流;主肺动脉压77/34/ 12mmHg,肺小动脉锲压14mmHg,左肺动脉至主肺动脉连续测压压差36mmHg;右肺动脉至主肺动脉连续测压压差50mmHg,提示左、右肺动脉狭窄;肺动脉至右心室连续测压未见压差;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万他维)行急性肺血管活性试验(-)。
临床诊断 肺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