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中年女性,反复胸闷、气喘
病例 中年女性,反复胸闷、气喘
案例诊断
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
病例摘要

女性,30岁。主因“反复胸闷、气喘2个月”入院。

现病史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胸闷不适,活动后加重。此后逐渐出现双下肢、颜面水肿,伴活动耐量下降,爬二层楼即感气喘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听诊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可能。为求进一步诊疗遂到我院,门诊以“先天性心脏病”收入心内科。发病以来,患者无明显胸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黑矇、晕厥,近期无受凉、上呼吸道感染,饮食、睡眠可,二便无异常。

既往史 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烟、酒等特殊不良嗜好。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正规预防接种。

个人史 生长于原籍。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家族史 否认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对答切题,检查合作。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左大,心律齐,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及重度舒张期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无红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率,无明显异常改变。X线胸片: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左心房(44mm)、左心室(54mm)及右心房(49mm×59mm)内径增大,右心室内径正常;主动脉瓣右冠瓣回声增强,呈囊袋样膨出并突向右心房内,破口处宽约8mm;主肺动脉内径增宽(31mm);左心室壁厚度、回声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6%;各心脏瓣膜开放活动未见明显异常,房间隔、室间隔未见回声中断;心包腔内可见少量积液;血流频谱于右冠窦回声中断处可探及连续性双期主动脉向右心房内分流束,最高流速5m/s,估测压差100mmHg(图1)。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右冠窦破入右心房;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图1 术前超声心动图

主要诊断 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

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2个月前出现胸闷伴活动耐力逐渐降低,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听诊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及重度舒张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故诊断明确。建议患者择期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介入封堵术,充分告知患者介入封堵术获益、风险及费用,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行主动脉根部及左心室造影,证实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入右心房,未见室间隔缺损,轻度主动脉瓣脱垂,未见明显主动脉瓣反流。遂用PDA封堵器试封堵破口。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见封堵器位置正确、形状良好,封堵器上方细窄残余分流,流速3.9m/s。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释放封堵器。

术后2天及1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缩小,封堵器上方仍有细窄残余分流(图2)。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经35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mm,右心房内经42mm×50mm,各腔室大小恢复到正常范围;左心室射血分数62%,心功能较术前改善;封堵器边缘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原有残余分流已闭合消失。

图2 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

图3 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张平洋;董静
上一篇:病例 老年男性,突发胸腹痛 下一篇:病例 中老年男性,胸憋、气短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