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岁。主因“二尖瓣成形术后3年,二尖瓣反流加重”于2012年5月22日收入院。
现病史 患儿3年前因“大量二尖瓣反流、二尖瓣前叶脱垂”在外院行“二尖瓣成形术”,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少量二尖瓣反流,定期超声心动图复查示二尖瓣反流逐渐加重,近日于外院行超声心动图示大量二尖瓣反流。1天前于我院门诊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成形术后,中量二尖瓣反流;冠状动脉畸形,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不除外冠状动脉主干闭锁,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 患儿平素多汗,无口唇青紫。否认缺氧发作史。术后无肺炎、心力衰竭史。生长发育可,活动受限。
个人史 生产史:孕期无感染,出生前无用药;G1P1,剖宫产;出生后无窒息、发绀、颅内出血。智力、体力发育正常。营养史:母乳喂养。生活情况及居住条件:正常。
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8/60mmHg。身长108cm,体重15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欠合作。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干、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心尖搏动正常,心率102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95×109/L[正常范围:(3.50~9.5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7.7%(正常范围:40.0%~75.0%),血红蛋白116g/L(正常范围:115.0~150.0g/L),血小板计数213×109/L[正常范围:(125.0~350.0)×109/L]。尿常规、血凝分析正常。生化检查:K+4.0mmol/L,Na+140.4mmol/L,Cl-106.5mmol/L、血糖、肌酸激酶、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心肌标志物均未见异常。四肢经皮测血氧饱和度:98%~99%。心电图:Ⅲ、aVF、V5、V6导联呈异常Q波,V5、V6导联ST段改变伴T波低平。X线胸片:肺淤血,心影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宽,肺动脉段饱满,心影大;两肋膈角可辨,心胸比率0.68。
5月28日,超声心动图:①左心显著增大呈球形,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mm(正常范围:32.5mm±2.7mm),左心房前后径33mm(正常范围:19.1mm±1.7mm)。②室壁厚度、运动幅度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73%,左心室短轴缩短率42%。③二尖瓣乳头肌、腱索回声明显增强,二尖瓣叶回声增强、前叶结构松散并于收缩期脱入左心房侧,脱垂瓣体距二尖瓣环约4mm,彩色多普勒示收缩期二尖瓣可见中-大量反流信号。④右冠状动脉起源位置正常,内径增宽约3.5mm;主动脉左冠窦内未见确切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主干走形显示欠清,主干远端发育不良,内径1.4mm,前降支、回旋支发育细小,彩色多普勒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内未见前向血流信号,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及回旋支内可见逆灌血流信号,室间隔、左心室壁内可见少量暗淡低速冠状动脉交通支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术后,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二尖瓣脱垂并中-大量反流,左心明显扩大。
6月1日,冠状动脉造影:①肺动脉造影显示左、右肺动脉发育尚可;②右冠状动脉与左冠状动脉间可见交通血管,血管纤细;右冠状动脉管径增宽,左冠状动脉窦未见左冠状动脉开口;③左心明显增大,二尖瓣区可见对比剂反流至左心房。诊断: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二尖瓣关闭不全。
临床诊断 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