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中年男性,胸闷、气促、心悸
病例 中年男性,胸闷、气促、心悸
案例诊断
心包积液
病例摘要

男性,49岁。主因“胸闷、气促、心悸10天”入院。

现病史 10天前患者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胸闷、心悸,偶感胸部刺痛感,伴气促、呼吸困难,深呼吸及刚卧床时明显,无多食、消瘦、易怒,无怕热、多汗,无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无少尿、下肢水肿。发作间期爬3层楼或行走100m未感气促。5天前患者散步约3km后突发气促、呼吸困难、心悸加重,不能站立,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少许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含咖啡样物,无胸痛、咯血,无黑蒙、晕厥、神志不清,无咳粉红色泡沫状痰,自测血压约70/50mmHg、心率约130次/分,于三明市沙县医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8%;心电图:V4~V6导联ST段上移0.1~0.15mV;胸部CT:双肺下叶多发条索状影,双下胸膜肥厚、粘连,心包增厚,考虑心包肥厚或积液,给予药物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有所好转。为进一步诊疗,于2008年11月2日以“心包积液待查”收治入院。起病以来,精神欠佳,睡眠尚可,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 20余年前因“右下肢急性骨髓炎”致败血症,已治愈(具体诊治不详),遗留右下肢胫骨增生粗大。发现空腹血糖高、高脂血症3年。无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等病史。无肝炎、结核病、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未发现食物、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出生、居住于原籍,居住、生活条件。一般无旅居、疫水接触史,无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吸烟10余年,10支/日。偶饮酒。

婚育史 31岁结婚,育1女。妻子、女儿均体健。

家族史 父母健在,3姐、1弟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体温36.2℃,脉搏9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40/80mmHg。神志清楚,肥胖外观。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叩诊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清晰,心率98次/分,节律整齐,A2>P2,无杂音。腹稍膨隆,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3cm触及,质软,边锐,无触痛。双下肢无水肿。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8.7%,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计数324×109/L。尿常规:胆红素(+)。红细胞沉降率41mm/h。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22U/L,谷氨酰转肽酶128U/L,甘油三酯2.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 0.76mmol/L;空腹血糖 8.51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9.31mmol/L。D二聚体4.06μg/ml。肌钙蛋白T定量:正常。肿瘤筛查指标AFP、CEA、CA199、tPSA、fPSA均正常。全腹超声:脂肪肝。超声心动图阳性发现:左心房内径增大;心包腔内液性暗区,右心室前壁 13.8mm,右心室后壁 20.8mm,左心室下壁22.9mm,左心室侧壁17.7mm;心包脏层上见纤维蛋白条索沉积。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可以排除肿瘤、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心包积液,入院后予头孢硫脒、左氧氟沙星抗感染以及力素营养心肌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

11月5日晚,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尿量不多,进食少,复查超声心动图:心包腔内液性暗区:右心室前壁13.6mm,右心室侧壁11mm,右心室后壁14.6mm,左心室下壁19.4mm,左心室侧壁20.8mm;左心室射血分数71%。超声结果提示心包积液量未见增多,单右心室瘪陷,考虑心包积液基础上有效血容量不足,补液处理后症状好转、尿量增多。患者仍感汗多,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于11月7日出现午后低热,行结核菌素(PPD)试验(+);肺部CT:双肺散在条索状影,考虑陈旧性病变或慢性炎症;肺动脉CTA未见明显异常,均提示既往“结核”感染史。

请肺科医院会诊,考虑结核性心包炎可能性大,故建议:①行心包穿刺送检结核菌培养或蛋白质谱分析,因积液位于后侧壁,穿刺风险大,患者拒绝;②转至肺科医院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患者同意转院。肺科医院治疗期间,11月20日晨起洗漱后,患者突发胸闷、气促,随后出现意识丧失,伴面色苍白、尿便失禁、四肢抽搐,积极抢救(具体不详)约5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自觉全身乏力,胸闷、气促缓解,会诊后再次转入我院,入院诊断为“心包积液待查”。

转入我院心内科当日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室沟处异常分流;左心房室沟左后方异常囊袋样改变,可疑左心室室壁瘤破裂;中等量心包积液(图1A、1B)。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11月24日再行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室沟处异常分流;左心房室沟左后方异常囊袋样改变,左心室室壁瘤破裂?左心室假性室壁瘤?左心憩室破裂?心包积液或积血(中至大量);心脏压塞征 (图1C、1D)。

手术治疗 现已明确患者存在左心房室沟异常分流并大量心包积液,有心脏破裂风险。因病情危急,于11月25日急转我院心外科行急诊手术,术中探查见心包腔内大量陈旧性、新鲜血块,约600g,附着于心脏表面,切开右心房、房间隔,见二尖瓣环下、二尖瓣后瓣中点后一憩室破口,约1cm×1cm,并见多量纤维组织形成(图2)。取相应大小自体心包片外衬涤纶补片,沿憩室破裂口边缘连续缝合修补,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强心、利尿、控制血糖等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2月8日出院。

图1 二次住院超声心动图

A、B:心内科当日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室沟处异常分流、心包积液;C、D:心内科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室沟处异常分流,心包积液较前明显增多

图2 术中见心脏憩室破裂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李金国;钟玲
上一篇:病例 中老年男性,胸背部剑突下水平疼痛 下一篇:病例 中年男性,突发头晕、胸闷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