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男性,56岁。主因“胸背部剑突下水平疼痛6个月”于2013年10月30日收入院。
现病史 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剑突以下疼痛,伴皮肤感觉过敏,外院行MRI检查提示胸5/6处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食欲可,尿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高血压病史10年,自行服药治疗,血压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史6年,自行注射胰岛素治疗。无高脂血症史。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过敏史。
个人史 生活较规律,无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无烟酒嗜好。无冶游史,无性病史,无地方疾病居住史。
婚育史 25岁结婚,家庭和睦,配偶体健,育有1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 父母已故,自然死亡。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神清,精神可。体型正力型,步态缓慢,自动体位。脊柱呈生理弯曲,胸部、背部及剑突无压痛,剑突上下感觉无明显差异,双下肢肌力减弱,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末梢感觉、运动及血运可,Babinski征(-),髌阵挛及踝阵挛未引出。胸廓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肺部呼吸运动度对称,肋间隙正常;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无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位于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触诊心尖搏动正常,位置同上,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85次/分,律齐,心音S1、S2正常,无杂音、心包摩擦音,无异常血管征。
辅助检查 入院后,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正常,QT间期延长。超声心动图:左心室下后壁基底段向外膨出,左心室憩室可能;高血压心脏改变;建议进一步明确心肌、冠状动脉病变 (图1A)。

图1 超声心动图
A:入院检查;B:心外科术前复查;C:术后复查
出院诊断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憩室。②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③2型糖尿病。④胸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

图3 左心室憩室组织病理结果 (HE染色,×100)


图4 术后冠状动脉CTA
术前准备已完善,拟11月14日于全麻下行室壁瘤切除术+左心室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据术中情况,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左心室憩室切除术+左心室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见心包腔内淡黄色液体30ml,升主动脉稍扩张,左心增大,左心室下壁局部心肌呈灰白色并向外膨出,范围约40mm×30mm,质硬。切开左心室憩室,见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与正常心肌明显分界,清除血栓后取相应大小Dacron补片做左心室成形术,剪除多余憩室组织并送病理检查,使用毡片以“三明治法”3-0Prolene线褥式+连续缝合封闭加固憩室外口;旁路移植两支,为左胸廓内动脉-左前降支、升主动脉-大隐静脉-左钝缘支。手术顺利,术毕返病房监护室。术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正常、肢体导联低电压。术后加强围术期管理,予抗感染、强心、利尿、补钾、对症治疗,雾化体疗预防肺部感染。
11月17日,病理结果:大量纤维组织和血栓形成,并可见少许心肌细胞和滋养血管(图3)。11月22日,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下壁膨出憩室消失,各腔室大小正常,室壁运动正常,各瓣膜形态启闭正常,彩色多普勒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图1C)。11月28日,为明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行冠状动脉血管CT成像(CTA)显示移植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未见明显狭窄、斑块形成(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