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0岁。主因“胸闷、胸痛伴喘憋1个月”于2011年3月10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喘憋,自行口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过程中突发晕厥,急查心肌酶升高 (具体不详),BNP>10 000pg/m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不除外;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心尖段运动异常,考虑心肌梗死并多发性室间隔穿孔。当地医院给予强心、利尿、调脂等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心内科。
既往史 痛风病史12年。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原籍出生。生活较规律,平日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史30余年,6~7支/日,现已戒烟1个月余。饮酒30余年,每次约50g(1两)。
家族史 其姐2010年3月心脏性猝死。
体格检查 体温36.2℃,脉搏86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5/60mmHg。神清,精神尚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可触及震颤,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响亮的机器样全收缩期4/6级杂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附加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0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4.8%,红细胞计数4.16×1012/L,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计数190×109/L。尿常规、便常规、血凝分析正常。生化检查:葡萄糖6.6mmol/L,总胆固醇4.80mmol/L,甘油三酯2.15mmol/L,高密度胆固醇0.84mmol/L,低密度胆固醇1.94mmol/L,K+3.91mmol/L,Na+140.8mmol/L,Cl-101.6mmol/L。TnT、CK-MB: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ST-T改变(图1)。
超声心动图:室间隔中段肌部回声连续性中断约8mm,房间隔连续性好;左心房内径增大(42mm),左心室内径正常高值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2mm),内未见异常回声团,右心房、右心室不大;室间隔、左心室壁增厚,收缩幅度增加;主动脉瓣回声偏强,开放不受限,余瓣膜形态未见异常;心包腔内后区可探及宽约10mm液性暗区;多普勒室水平探及左向右分流、流速5.6m/s,肺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快,二尖瓣E/A<1(图2)。结论:室间隔穿孔(肌部,左向右分流),左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轻度主动脉瓣钙化,少量心包积液,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
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狭窄25%,中段狭窄50%~95%;左回旋支正常;右冠状动脉近段局部狭窄25%,未见侧支循环。
主要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

图1 入院心电图

图2 入院超声心动图
A:二维超声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室间隔中段回声中断;B:彩色多普勒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室间水平左向右分流;C: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室水平左向右高速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