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8岁。主因“反复咳嗽伴气促、胸闷6个月,加重1个月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伴气促、胸闷,多于夜间睡眠时发作,无发热、胸痛,未予诊治。1个月前患者感症状明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2周前就诊于当地医院,门诊胸部CT示两肺下叶感染伴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左肺上叶小结节灶;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壁肥厚(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左心房扩大,心包积液;心脏磁共振(CMR)示左心室壁不均性增厚,未见明显心包钙化征,考虑肥厚型心肌病。故予抗炎、祛痰等治疗,患者症状稍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到上海仁济医院就诊并住院。
既往史 否认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否认青光眼病史、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史。否认结核、肝炎、寄生虫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血压90/60mmHg。神志清楚,气促。颈静脉充盈。双肺听诊呼吸音低。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48.2μg/L(正常值:<15μg/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44×109/L。尿蛋白600mg/dl,24小时尿蛋白总量2.951g。BNP 946pg/ml。红细胞沉降率、肾功能、血/尿蛋白电泳、尿本周蛋白、风湿自身抗体均未见异常。胸腔积液为漏出液。
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胸导联QRS波未见高电压表现 (图1)。X线胸片:双肺局部淤血表现,伴散在渗出影 (图2);两侧胸腔积液伴两肺下叶膨胀不全;心影增大,心包增厚,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硬化。腹部超声无异常提示。

图1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胸导联QRS波未见电压升高表现
超声心动图:双心房显著增大,房间隔增厚;下腔静脉增宽;左心室壁心肌弥漫性对称性增厚,室间隔、左心室下侧壁舒张末期厚度均为13mm,伴反光增强颗粒;心内膜反射增强;左心室射血分数67%(图3A~C)。结论:①限制型心肌病可能;②左心室限制性充盈;③肺高压,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56mmHg。

图2 X线胸片示两肺局部淤血表现伴散在渗出影
左心室造影及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示左心室壁增厚,左心室收缩可;左心室压力曲线呈“平方根状” (图3D)。心导管示右心室压46/14(28)mmHg,肺动脉压50/32(40)mmHg,左心室压力130/23(65)mmHg;左心室舒张压 >右心室舒张压9mmHg。鉴于本例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均显著增高,跨肺压差=肺动脉平均压-肺毛细血管楔压=13mmHg,考虑该患者肺高压为左心疾病相关性。根据左心室压力曲线结果,考虑为限制型心肌病可能性大。

图3 超声心动图
A: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示左心房增大,室间隔、左心室后壁明显增厚;B:心尖四腔切面示双心房增大,心肌弥漫性增厚,心室大小正常,房间隔增厚、室间隔心肌回声闪烁状增强 (箭头所示);C: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见E峰减速度时间 (白十字所示)及等容舒张期 (双黄虚线间)缩短,E/A>2;D:左心室压力曲线示舒张期压力曲线下降时顿挫有切迹,其后压力回升可见平台状态,呈“平方根征”。LA:左心房;LVS:室间隔;LVPW:左心室后壁;RA:右心房
腹壁脂肪活检病理回报:刚果红染色(-),未见明确淀粉样变。
临床诊断 ①心肌病,限制型为主,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Ⅱ级 (NYHA分级)。②肺部感染。
入院后,予患者利尿、扩血管、钙拮抗剂改善心室顺应性等治疗,并经胸腔穿刺引流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根据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检查结果,考虑胸腔积液为心功能不全引起。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阶段,曾试图联合β受体阻滞剂并逐渐增加剂量,但在调整治疗方案过程中患者自诉胸闷、气急症状加重,复查胸腔积液超声示两侧胸腔积液增多,遂停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加强利尿、扩血管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