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老年男性,自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病例 老年男性,自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案例诊断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右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室性心动过速
病例摘要

病例摘要

男性,61岁。主因“上腹憋闷感2天”就诊。

现病史 患者2天前进食后感上腹憋闷,无腹痛、恶心、呕吐,无胸痛、心悸、晕厥,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予以胺碘酮复律,因输注后出现恶心、呕吐停用,心律未转复。遂转诊至我院,复查心电图仍为室性心动过速(图1A),予以镇静后100J同步直流电复律一次,心律转为交界区逸搏心律,后收住院。

既往史 4年前诊断“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右心室扩张型心肌病”,射频消融术,术后心电图见图1B,术后规律口服福辛普利、美托洛尔、呋塞米,病情平稳。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图1 心电图

A:此次发病,复律前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心室;B:4年前患者因心房扑动行射频消融术后复查心电图,胸导联QRS波可见典型棘波 (Epsilon波),伴右胸导联T波倒置

个人史 吸烟史20年,约10支/日,已戒烟4年。饮酒史2年,约2两/日。

家族性遗传病史 无。

体格检查 体温36.4℃,脉搏6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7/47mmHg。嗜睡,呼之可应。颈静脉怒张,无肝颈回流征。双肺无异常。心界向左扩大,心率65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3×109/L,中性粒细胞78.1%。生化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47U/L,肌酐112μmol/L。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6.0ng/ml,肌红蛋白194ng/ml,肌钙蛋白0.05ng/ml。脑钠肽(BNP)1280pg/ml,D二聚体750ng/ml。

X线胸片:心影普大,未见活动性病变。

动态心电图(电复律后2天):窦性心律,多源室性期前收缩(21 000次/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mm,左心室射血分数65%;右心室前后径70mm,右心室横径79mm,右心房长径73mm,右心房横径58mm;主肺动脉内径20mm;三尖瓣反流速度1.1m/s,三尖瓣反流压差5mmHg。结论:右心扩大,考虑为右心室心肌发育不良可能性大,三尖瓣收缩期闭合不良并重度反流,右心房血栓形成 (图2)。

图2 超声心动图

A: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显示右心室前后径显著增大,室间隔呈右心室优势型;B:心尖四腔切面示右心房 (RA)、右心室 (RV)较左心房、左心室显著扩大,右心房侧壁可见稍低回声以广基底附着 (约5.7cm×2.6cm);Thrombus:血栓

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呈普大型,右心房、室明显增大,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右心房内近前壁处可见一条片状低信号影,边界尚清,约2.5cm×1.4cm,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心脏显影右心房、心室内可见涡流,收缩期三尖瓣口可见大量反流信号,右心室心肌明显增厚并分层,外层心肌明显变薄呈线状,内层心肌明显增厚,其内可见多发粗大的肌小梁呈网格状排列。结论:右心明显增大伴房室壁变薄,符合心肌致密化不全;右心房近前壁处低信号影,考虑血栓不除外;重度三尖瓣反流 (图3)。

图3 心脏磁共振成像

A:横断面显示右心房、右心室显著扩大,右心房可见附壁血栓形成;B:矢状面显示右心增大,其内可见血流淤滞的涡流信号

临床诊断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合并右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室性心动过速。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维持窦性心律、抗凝、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7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入院第2天动态心电监测提示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

临床结局

患者未接受射频消融或植入自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因消化道出血停用口服抗凝药物,8个月后猝死。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朱天刚;孔令云
上一篇:病例 中年男性,发作性头晕伴胸闷 下一篇:病例 中年女性,反复咳嗽伴气促、胸闷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