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男性,43岁。主因“发作性头晕、胸闷3年”入院。
现病史 3年前患者于饮酒、情绪激动时出现头晕、胸闷,伴恶心、周身乏力、手麻、排便感,无心悸,每次持续1~2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3~4次。就诊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后考虑为“冠心病”,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口服“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上述症状缓解并未再发作,6个月后自行停药。期间曾于外院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术中未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故未行射频消融治疗。4个月前患者饮酒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性质同前,就诊于当地医院,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好转出院。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5~6次,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收住我院心内科。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个人史 吸烟史20年,20支/日,已戒烟3年。饮酒史30年,白酒500g/d,未戒酒。
家族史 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传染病史。否认早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神清,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无异常血管征。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征反射阴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98×109/L,血红蛋白148g/L,血小板计数232× 109/L。尿常规、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20U/L,天冬氨酸转氨酶16U/L,总蛋白 62.4g/L,白蛋白 30g/L,总胆红素 8.4mmol/L,K+4.0mmol/L,Na+ 144.8mmol/L,Cl-106m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图1)。X线胸片:胸部未见活动性病变。24小时动态心电图(入院第3天):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9294次,占心率总数7.5%,单发9218次,成对38次。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联律间期不等;房性期前收缩4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无改变。

图1 入院后心电图
A:静息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入院诊断 心律失常,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最终诊断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右心扩大;心律失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本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依据心电图特征考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来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决定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射频消融治疗。
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饱满,肺动脉瓣下约4cm处右心室前壁心尖段局部室壁相对偏薄,右心室心尖部肌小梁较多(图2)。立即将此检查结果与电生理手术医生沟通,考虑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不除外,建议心脏磁共振检查。心脏磁共振: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伴室壁变薄,右心室流出道、心尖部局部运动不协调,心尖部呈瘤样突出,符合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

图2 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心尖部室壁变薄 (箭头所示)
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脏磁共振结果,确诊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故取消手术治疗方案,改用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