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右侧多颅神经病变(副肿瘤综合征)
病例 右侧多颅神经病变(副肿瘤综合征)
案例诊断
右侧多颅神经病变(副肿瘤综合征)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1岁,福建省人。

病史

主诉

右侧牙床、耳、面部疼痛1年半,口角左歪8月。

现病史

患者缘于2008年5月开始,出现右侧下牙床疼痛不适(具体位置不详),曾在广州某口腔专科医院治疗后无好转,随后出现右侧耳痛及面部疼痛,自觉右侧耳道及耳周、面部呈持续性疼痛,疼痛呈隐痛、胀痛,阵发性加重,加重时呈闪电样发作,疼痛加重多在张口、洗脸、进食等动作下诱发,并有右侧面部麻木感和肿胀感。曾在广州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查看耳道无异常,随后至广州某三甲医院就诊,行鼻咽部CT未见异常,行头颅MR检查提示:脑白质少许脱髓鞘灶;幕上弥漫性脑皮质萎缩(轻度),该医院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按照三叉神经痛治疗无好转。同年8月又在广州另一家医院住院,检查头、颈部CTA未见异常,予镇静、止痛及激素(甲强龙冲击5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随后针灸治疗6个月无明显好转。

2009年2月,患者开始出现口角左歪,右侧眼睑闭合不全,遂至河南省南阳市某医院就诊,行“射频治疗”(具体不详),治疗过程中觉疼痛症状无好转,并出现右眼视物重影,右耳听力逐渐下降,无耳鸣及头晕。2009年3月至广州某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诊断为“右侧面神经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住院期间(4月1日)在DSA室行“神经节阻滞术”,并行神经节注药,术后患者自觉右侧面部疼痛及肿胀感无明显好转,要求出院。出院后至广州某医院就诊,行头颅MR检查,结果提示“右侧脑膜病变,原因待查”。随后至上海一家医院就诊,行头颅MR增强检查提示:“右鞍旁及右侧桥小脑角(CPA)异常信号灶,考虑多发脑膜瘤可能性大”,建议行γ刀治疗。患者随后回广州,于2009年5月22日在广州某医院行γ刀治疗,治疗后一直服用“加巴喷丁及卡马西平”治疗,疼痛症状持续出现,但既无加重,又无明显好转;逐渐出现伸舌不能,饮水呛咳,曾在我院门诊就诊,建议住院治疗(但患者未住院),过后患者伸舌不能及饮水呛咳症状加重,于2009年10月23日再次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多发脑神经病变,待排右脑桥角炎症”收住我科。起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耳流液、流脓,无鼻出血,无抽搐,无恶心、呕吐,精神、胃纳一般,睡眠差,大小便正常,1年半内体重下降约10公斤。

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1997年因“右肾结石”行手术治疗;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

已婚育,育有2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个人史

出生并于原籍长大;否认到过疫区及疫水接触史,否认特殊有毒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10年饮酒史,已戒酒1年半,发病前平均每日饮白酒8两,啤酒6~7瓶。性病冶游史不详。

家族史

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及遗传病史;否认直系亲属有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体温36.3℃,脉搏75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110/7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腹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神志清楚,精神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专科情况

精神智能状态

无幻觉、妄想,无失读、失写,言语流利,无失认及体象障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正常,近、远事物记忆力及计算力正常,理解力正常。

脑神经

嗅觉未测。视力粗测正常,双侧视野手试法未见缺损;眼底未见异常。无眼裂增大或变窄,双眼睑无下垂,双眼球居中,无突出、凹陷,右侧眼球外展受限,无凝视,无复视,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0mm,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正常引出。右侧面部痛、触觉减退,温度觉未查,右侧咀嚼肌有萎缩,咀嚼动作欠佳,张口下颌右偏,右侧角膜反射消失,吸吮反射、下颌反射引出。双侧额纹不对称,右侧额纹变浅,右侧皱额、皱眉、闭目完成不好,双侧鼻唇沟不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左偏,鼓腮、吹哨动作不能完成,舌前2/3味觉未测。听力粗测发现右侧听力下降,右侧Rinne试验气导大于骨导,Weber试验居中,无眼球震颤,前庭功能未查。无声音嘶哑、构音障碍,无吞咽困难,饮水偶有呛咳,右侧软腭上抬较左侧差,悬雍垂居左,咽后壁感觉减弱,右侧咽反射减弱,舌后1/3味觉未测。双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饱满,双侧转颈、耸肩有力。伸舌不过唇,可见右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

运动系统

四肢肌肉无萎缩及假性肥大,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未见共济失调及不自主运动;步态稍不稳。

感觉系统

双侧痛觉、触觉对称,温度觉未查,双侧音叉振动觉、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正常,双侧形体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及图形觉正常。

反射

双侧腹壁反射存在,肛门反射存在;左侧肢体腱反射活跃。

病理反射

左侧掌颏反射及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余未引出。

脑膜刺激征

未引出。

自主神经系统

皮肤温度正常,湿度适中,皮肤弹性好,毛发、指(趾)甲营养好,泌汗及大小便功能正常,皮肤划痕反应无异常。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

血常规无明显异常;血生化:谷丙转氨酶40U/L,胆固醇6.5mmol/L,低密度脂蛋白5.39mmol/L,血糖化血红蛋白257mg/L,血沉15mm/h;OGTT试验:空腹血糖4.7mmol/L,2小时血糖12.59mmol/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9.4s;血PPD-IgG阴性。

尿常规

尿细菌技术-沉渣分析11238/μl。

大便常规

无异常。

脑脊液( 2009-11-2)压力160mmH2O,脑脊液无色、透明,无凝块,潘台氏试验(+),WBC计数0,皱缩红细胞0~3/HP;脑脊液蛋白1621.90mg/L(参考值120~600mg/L),白蛋白908.00ng/L(参考值0~350ng/L),IgG 81.20mg/L(参考值10~60mg/L),IgA/CSF 20.30mg/L(参考值1~6mg/L),IgM/CSF 2.64mg/L(参考值0~1mg/L)。脑脊液涂片找癌细胞:阴性。

鼻咽镜

(2009-4-30外院)①鼻咽炎;②咽喉炎。

心电图

(2009-11-6)窦性心动过缓(58次/分)。

影像学检查

胸片

(2009-10-29)主动脉型心,双肺膈未见异常。

头颅磁共振

(2009-5-11外院):右鞍旁及右侧桥小脑角异常信号灶,考虑多发脑膜瘤。

(2009-10-29我院):①“右侧脑膜瘤”治疗后改变,建议复查;右侧海绵窦旁紧邻右侧颈内动脉区片状异常信号,病变范围较外院片明显减少。②双侧额叶少许缺血灶。③右侧中耳乳突信号增高及右侧翼内外肌轻度强化,考虑治疗后改变。(2009-11-11我院复查):见图1。

图1 头颅MRI

右侧海绵窦旁、三叉神经根、Meckel腔、上下颌神经根、面神经膝部及内听道段及听神经多发结节样增粗,建议临床病理活检定性

入院诊断

定位:根据患者症状及神经专科查体,可知病变累及:右侧的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以及左侧锥体束;结合患者2009年5月11日外院头颅MRI结果,病变可定位于右侧桥小脑角。

定性:炎症?肿瘤?

初步诊断:右侧多颅神经病变(炎症?肿瘤?)。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临床治疗、预后及随访情况

患者进院后先暂予营养神经、止痛等处理,最先考虑桥小脑角炎症可能性大,予以激素及抗病毒等治疗,随后调整止痛药及加入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后经查体扪及右下颌部肿块,B超及病理活检后确诊为“右侧颌下腺腺样囊腺癌伴发副肿瘤综合征”。经治疗,患者仍有右侧面部麻木感及疼痛,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但可以忍受;为进一步治疗,转入肿瘤医院相关专科进行原发肿瘤的治疗。

相关知识学习与提高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 下一篇:病例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