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兄妹三人(19岁,20岁,20岁)同时就诊,广东广州人。
病史
主诉
发作性四肢僵硬,运动不能10年余。
现病史
(表兄妹三人同时于2009-7-2在我院就诊,均有类似临床表现。)6~7岁时起病,在突然活动(如体育课跑步)、课堂上被老师提问、过马路等情况下可诱发四肢僵硬、运动不能,发作时偶有头晕先兆,时有下肢不适感,症状发作一般持续10秒钟左右能自行缓解,发作过程意识清楚;若在突然运动时能让患者转移注意力,则偶能避免发作。每天均有发作,次数不定,多者数十次,每次发作症状基本相似。患者经服用小剂量“卡马西平”治疗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间期与常人无异,学习成绩中上等(已有两表兄妹考上大学)。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大小便无异常,睡眠正常。
既往史
无高热惊厥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
未发现。
个人史
出生、生长发育史正常,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
未婚育。
家族史
其上一代曾有类似症状发生,现已无发作。遗传系谱图见图1。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体温36.3℃,脉搏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状况好,脊柱、四肢无畸形,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
精神智能状态
精神、意识、智力、行为及语言内容均无异常。

图1 遗传系谱图
脑神经
嗅觉及视力粗测无异常,视野无缺损,眼底视乳头边界清,动脉无压迹,静脉无充盈,动静脉比例约2∶3;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运动充分;颜面感觉存在,咀嚼有力,角膜反射存在;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角无偏歪;听力粗测及音叉试验无异常;构音清,咽后壁肌无萎缩,软腭提升好,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转颈、耸肩自如;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及震颤。
运动系统
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未见共济失调及不自主运动;姿势、步态无异常。
感觉系统
四肢及躯干痛、触觉对称存在。
反射
浅反射存在,四肢腱反射(++)。
病理反射
未引出。
脑膜刺激征
未引出。
自主神经系统
皮肤、毛发、指(趾)甲营养可,泌汗及大小便功能正常,皮肤划痕反应无异常。
辅助检查
血液学
血常规、电解质生化组合、肝肾功能、血清铜蓝蛋白均在正常范围。
影像学检查
颅脑MRI未见异常。
电生理
EEG正常。
入院诊断
定位:锥体外系。
定性:遗传性。
初步诊断: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本组病例(先证者Ⅲ2)初始服用卡马西平50mg每日一次,能明显减少发作次数,但仍偶有发作;后加量卡马西平至50mg每日两次,随访未再发作。本组病例(先证者Ⅲ1、Ⅲ3)因惧怕药物副作用,未接受治疗,现每天仍有数十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