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病例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案例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19岁,广东省汕头市人。

病史

主诉

反复肢体抽搐10月余,肢体震颤、智能下降6月。

现病史

患者于10月前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表现为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双眼球向上凝视,口吐白沫,呼之无反应,症状持续约2分钟左右能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数次,无发热、头痛等。到当地医院住院,考虑“症状性癫痫”,予治疗后抽搐缓解,出院后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偶有复发,约2个月发作1次,发作时伴有尿失禁。近半年来患者自行停药后,出现双手颤抖、肢体僵硬、动作缓慢、持筷不稳,面部表情呆滞、流涎,行走步态迟缓,反应稍迟钝,但生活尚能自理。近1周来,肢体抽搐发作频繁,每日平均可发作5次,每次持续约1分钟后缓解。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进食需要他人喂,行走需要他人扶持,下蹲困难,反应较前明显迟钝,出现傻笑的怪异表情。发病以来,无发热,不伴头晕、头痛、呕吐,无视物重影,无肢体麻木、无力。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糖尿病、肾病、肝炎等病史。

过敏史

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

未婚未育。

个人史

无特殊,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

患者为领养子,家族史不详。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头颈、心、肺、腹部、脊柱、四肢等体检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

精神智能状态

对答尚切题,言语欠流利;反应迟钝,远近事记忆力、计算力稍下降。

脑神经

嗅觉无障碍。视力、视野粗测正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双侧眼睑无下垂,双眼无斜视;双眼球各向运动无受限,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双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颜面痛、触觉双侧对称无减弱;颞肌、咬肌无萎缩,双侧咬肌肌力无减弱。双侧额纹对称,双眼睑闭合有力,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偏斜;蹙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哨检查正常。听力粗测无异常。构音欠清晰,双侧软腭上抬正常;咽后壁感觉存在,咽反射灵敏。转颈、耸肩均正常。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及震颤。

运动系统

行走步态缓慢,双上肢可见姿势性震颤,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四肢肌力5级,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完成稍差,闭目难立征阳性。

感觉系统

四肢深、浅感觉存在。

反射

浅反射存在,四肢腱反射活跃。

病理反射

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余病理反射未引出。

脑膜刺激征

未引出。

自主神经系统

毛发、指(趾)甲营养一般,泌汗及大小便功能正常,皮肤划痕反应无异常。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

血常规:白细胞3.2×109/L,血小板83×109/L,余未见异常。血生化、肝肾功能等未见异常。

脑脊液

常规、生化、HSV抗体等未见异常,找抗酸杆菌、隐球菌及其他细菌均为阴性。

电生理学检查

脑电图 重度异常脑电图(广泛慢波)。

影像学检查

胸片

未见异常。

腹部B超

肝胆脾胰肾检查发现肝脾大。

头颅MRI平扫

(外院2008-1-10)双侧额叶(右侧明显)、基底节区、大脑脚及脑桥多发异常信号,考虑颅内感染的可能。

头颅MRI平扫+增强

(2008-11-17)双侧额叶皮层下及深部白质、基底节区、脑干、小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额叶部分病灶囊化形成,病灶周围轻度脑回样强化,余病灶未见强化影,考虑遗传代谢性脑病的可能(见图1,图2)。

图1 头颅MRI冠状位T2 FLAIR系列

广泛大脑白质高信号影,伴双侧额叶皮质下低信号影,考虑囊化灶形成

图2 头颅MRI横断T2WI系列

双侧基底节区高信号影,呈“螺纹”样改变

入院诊断

定位:双侧大脑半球(双侧额叶、大脑白质、基底节区、脑干、小脑)。

定性:遗传代谢性?炎症感染性?

初步诊断:(1)颅内多发病变查因:遗传代谢性疾病?颅内感染?

(2)症状性癫痫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临床治疗、预后及随访情况

治疗上予以低铜饮食,予驱铜药物(D-青霉胺)、锌剂、美多巴改善锥体外系症状,并予抗癫痫药物等对症与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改善,带药出院,门诊随诊。

相关知识学习与提高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多系统萎缩并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 下一篇:病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