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高热,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病例 高热,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作者
牟晓燕;杨晓红
案例诊断
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侵袭性肺曲霉病;右侧气胸
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27岁。2009年12月8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10月因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在血液科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最大时达每天800mg)治疗,以后逐渐减量。5天前患者WBC降至2.7×109/L,PLT 80×109/L,出现感冒症状,咳嗽、咳黄黏痰,当地治疗效果不佳,3天前患者加用甲泼尼龙500mg,胸腺肽80mg静脉滴注,WBC进行性下降至0.4 ×109/L,PLT下降至54×109/L。患者胸片示双肺炎症,给予头孢类抗细菌药物治疗,效果差,高热(39℃),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SpO2 89%(吸氧2L/min),双下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

既往史:确诊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2个月,一直口服甲泼尼龙20mg,每天2次,2型糖尿病史2个月。

查体:T 38.5℃,P 100次/分,R 25次/分,BP 122/73mmHg。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皮疹,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外耳道可见2cm×2cm的皮肤破损。口唇无发绀,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胸骨无压痛,听诊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腹软,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出。

第一次入院情况:患者入院后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在6~10mmol/L,患者全血三系减少,一直予甲泼尼龙、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输血等升血细胞治疗。胸部CT示双下肺斑片状密度阴影(图1)。

图1 胸部CT(2009-12-11):双下肺可见斑片状阴影

初步诊断:①双肺炎症;②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③2型糖尿病。

重要提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2009年12月14日,咽拭子核酸测定示甲型H1N1(+),加用奥司他韦75mg,每天2次,3天后患者仍反复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SpO2 85%(吸氧5L/min),双肺湿啰音。12月17日,奥司他韦加量至150mg,每天2次,加用利奈唑胺0.6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转入传染病院隔离治疗。

在传染病院治疗,2009年12月18日起继续使用奥司他韦和利奈唑胺0.6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1月4日胸片发现右侧肺薄壁空洞,8日有所扩大,咳血性或棕色痰。胸部CT(图2)示:双肺炎症,右上肺薄壁空洞,内见索条状高密度阴影,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真菌肺炎。

图2 胸部CT(2010-1-8)示双肺炎症,右上肺薄壁大空洞,内见索条状高密度阴影,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2010年1月14日痰培养示:烟曲霉(图3)。考虑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予伊曲康唑0.2g,每天1次,静脉滴注治疗2周,疗效差。停伊曲康唑改为伏立康唑0.4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体温均明显改善。2天后改用伏立康唑0.2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后序贯口服。

第二次入院情况:患者转入本院,继用伏立康唑0.2g,每12小时1次,口服,加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1月22日复查胸部CT(图4)示双肺散在片状、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右肺上叶薄壁空洞,约7.3cm×7.5cm,较2010年1月8日囊内高密度灶缩小,右肺上叶楔形密度增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右侧胸腔积液,双侧胸膜肥厚,较1月8日减轻。

图3 痰培养(2010-1-14)示:烟曲霉

患者先后3次痰培养示大肠埃希菌,6次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敏感,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患者一直高热,最高39℃,伴胸闷、憋气。2010年1 月28日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3.0g,每天2次,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g,每天1次,静脉滴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减轻,未再发热。2月7日,患者因咳嗽后胸闷、胸痛复查胸部CT(图5)示:右侧气胸,符合双肺炎症(右侧真菌感染)治疗好转CT表现,右侧胸腔积液较前减轻,胸片(图6)示右侧气胸,压缩40%,右侧薄壁空洞,请胸外科会诊行胸腔持续闭式引流。患者现体温稳定,症状明显好转,仍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最终诊断:①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②侵袭性肺曲霉病;③右侧气胸;④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⑤2型糖尿病。

图4 胸部CT(2010-1-22)示:双肺散在片状、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右肺上叶薄壁空洞,约7.3cm×7.5cm,较2010年1月8日囊内高密度灶缩小,右肺上叶楔形密度增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右侧胸腔积液,双侧胸膜肥厚,较2010年1月8日减轻

图5 胸部CT(2010-2-7):右侧气胸,符合双肺炎症(右侧真菌感染)治疗好转CT表现,右侧胸腔积液较前减轻

图6 胸片(2010-2-8)示:右侧气胸,压缩40%,右侧肺薄壁空洞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析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高热、咽痛、咳嗽6天,伴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下一篇:病例 妊娠妇女发热、气短、肺部弥漫性浸润,用力排便后突然死亡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