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干咳2天”于2002年6月14日入院。2周前曾到美国出差。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查体:T 36.4℃,SpO2 90%。两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入院后阳性辅助检查结果:血象:WBC 16.3×109/L,N 88.0%,L 12.0%,Hb 156g/L,PLT 154×109/L。胸部正侧位片提示:两下肺感染。入院后给予“头孢吡肟”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有加重趋势,诉咳嗽、咳痰伴有活动后气促。患者入院后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6月16日吸氧状态下SpO2最低达到85%,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吸氧下氧分压波动于60mmHg左右。体格检查:两下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中等量湿啰音,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2天内胸片改变如下:①14日胸片:以左下肺为主,右肺纹理稍多,胸膜肥厚;②16日胸片:左肺病灶范围扩大,右肺出现片状阴影,侧位片结节状阴影较前增多。
初步诊断: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Ⅰ型呼吸衰竭;②糖尿病;③高血压。
治疗经过:抗感染治疗约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呼吸急促等症状无改善,肺内病灶无明显吸收好转。入院后痰培养(5)次:白假丝酵母菌。阅6月16日~7月5日片及6月20日~7月1日肺CT考虑:①双肺间质性感染;②不除外急性特发性间质纤维化。建议找病因,如真菌、支原体等。7月12日纤支镜检查示:两侧支气管稍充血,管腔通畅未见肿物,可见少许黏性分泌物。于下叶支气管(LB)7、8用0.9%生理盐水20ml行灌洗后送检。于LB9、10行TBLB。灌洗液涂片检查找到真菌孢子。经纤支镜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镜下所见肺组织内散在少数由单核-巨噬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巨噬细胞胞质内富含脂质空泡(泡沫细胞),PAS染色切片见胞质内有少数PAS阳性的病原微生物,镀银染色切片见这些病原体深染,病原体呈圆形或类圆形,根据其形态大小符合组织胞浆菌(图1)。从7月11日起给予氟康唑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图2)。

图1 病理检查:镜下所见肺组织内散在少数由单核-巨噬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巨噬细胞胞质内富含脂质空泡(泡沫细胞),PAS染色切片见胞质内有少数PAS阳性的病原微生物,镀银染色切片见这些病原体深染。病原体呈圆形或类圆形。根据其形态大小初步认为是组织胞浆菌

图2 胸部CT:2002年6月20日~2002年8月15日,显示两肺病灶明显吸收好转
最终诊断:肺组织胞浆菌病。治疗和转归:从7月11日起给予氟康唑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