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1岁,因发热、乏力1周于2010年1月14日就诊于本院血液科。
该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乏力,无咳嗽,胸闷,气急,无痰血,门诊外周血常规检查原始和幼稚细胞达到90%,考虑白血病收住血液科病房。入院查体:T 39℃,P 110次/分,R 20次/分,BP 110/80mmHg,神清,精神萎靡,皮肤未见瘀斑和出血点,颈部和腹股沟可触及大小不一肿大淋巴结,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可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骨髓检查进一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入院时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
治疗和转归:入院后即给予IA(伊达比星和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并且同时使用美罗培南和替考拉宁抗感染,体温曾一度恢复正常,随着粒细胞缺乏期的出现,体温再次升高,达到39℃,胸部CT表现为左上肺大片阴影(图1),此时加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但是症状并没有好转,患者有气急和咯血,再次复查胸部CT,左上肺呈现不张表现(图2),当时骨髓检查已提示白血病缓解。呼吸科医生建议气管镜检查,气管镜镜下可见左上叶管腔被白色坏死物堵塞,利用气管镜下的冷冻技术清理管腔后,左上叶舌段的开口可以看见(图3)。经过冷冻治疗后,患者的气急症状缓解,复查胸部CT示肺部较前明显复张(图4)。病理确诊肺曲霉病(图5)。因而再加用伊曲康唑抗曲霉治疗,但是10天后患者再次出现咳嗽、痰血、气急,复查胸部CT,病灶又较前恶化,调整抗真菌药为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并且建议其再次行支气管镜下治疗,患者坚决不同意,此时外周血象已提示正常,胸部CT示左上肺完全不张(图6),患者同意手术治疗,但是在准备手术治疗前突然死亡。

图5 左上叶大片阴影

图6 左上叶部分不张
最终诊断:①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②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