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咳嗽、咯血,左肺占位病变
病例 咳嗽、咯血,左肺占位病变
作者
董宇超;陈宝元
案例诊断
左肺放线菌病
病情介绍

患者,女,75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发热、咯血10天,于2008年6月6日入院。

患者于2008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以夜间为重,无胸痛,咯血,无低热、盗汗,于卫生院治疗症状无好转。5月25日起出现发热,最高38℃,伴痰中带血丝。5月28日胸部CT示:左肺上叶见不规则团块样混杂密度影,左上叶支气管开口狭窄(图1,图2)。5月30日门诊支气管镜检示:左上叶开口及下叶上段黏膜肿胀、狭窄,固有左上叶开口处可见黏膜表面不光整,触之易出血(图3)。活检病理:黏膜上皮无异型,血管轻度扩张充血,散在淋巴、浆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外院予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图1 胸部CT肺窗见左上叶高密度影,左主开口受压

图2 胸部CT纵隔窗见病灶内不规则强化,部分坏死,并有空洞

图3 左侧固有上叶支气管开口明显肿胀,管腔接近闭塞



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传染病史,2个月前右手尺桡骨骨折,行石膏外固定。否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无外地久居史。否认疫水、放射性毒物接触史。

入院后检查:T 36.1℃,R 20次/分,P 64次/分,BP 122/85mmHg,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啰音,可闻及干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无杂音。其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WBC 7.30×109/L,N 68.4%,RBC 3.39× 1012/L,Hb 90g/L,PLT 339×109/L。ESR 103mm/h。凝血酶原时间(PT)17.9秒,纤维蛋白原6.1g/L,D-二聚体1.21mg/L。肝功:A/G= 32/36= 0.89,余正常。肾功能、电解质:正常。抗结核杆菌抗体:阴性。结核PCR:阴性。CEA、CA199:正常。痰真菌涂片:未见真菌生长。反复痰浓缩查结核杆菌均为阴性。痰细菌涂片:查见革兰阴性球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痰查脱落细胞:阴性。头颅MRI:双放射冠、左半卵圆中心、右基底核区多发性腔隙灶。骨ECT:腰5椎体退变可能,右侧尺、桡骨损伤可能。

重要提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入院后,给予阿洛西林及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抗感染及祛痰治疗,口服肾上腺色腙止血对症治疗,咳嗽症状有所缓解,仍持续痰中带血,量约5~6口/天。2008年6月10日复查胸部CT:左肺大片高密度影伴液化坏死灶,较前无明显改变。6月13日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下段可见一大小约0.5cm×0.5cm息肉样新生物突入管腔,于该处活检,另左上叶及下叶上段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表面凹凸不平,管腔狭窄较入院前部分好转(图4)。病理:支气管黏膜被覆上皮无异型,少量炎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病变。刷检未见肿瘤细胞。

图4 左肺上叶黏膜充血及管腔狭窄较前好转


2008年6月18日,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病理检查。穿刺组织病理见大片坏死及炎症渗出,周围呈栅栏状短棒结构,革兰染色见阳性放线状菌丝,末端呈膨大棒状(图5,图6)。

图5 穿刺组织病理见大片坏死及炎症渗出,周围呈栅栏状短棒结构(HE×40)

图6 放线状菌丝末端呈膨大棒状,革兰染色阳性(×100)

最后诊断:左肺放线菌病。

治疗和转归:以青霉素静脉滴注(1800万U/d)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口服阿莫西林(1.5g/d)4个月,复查肺内病灶完全吸收。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析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间断左胸背部疼痛10个月,咳嗽2个月,伴发热1个月余 下一篇:病例 住院期间出现咳嗽、咳痰、发热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