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5岁。间断咳嗽半年,加重1月余。近1个月来曾有发热,体温最高至38.8℃,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咳嗽症状无明显好转。1个月前胸部平扫CT提示右肺下叶实变影及磨玻璃影,半个月前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平扫CT提示右肺下叶实变影及磨玻璃影,范围较前似增大。
实验室检查:1个月前发热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9.6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7.7%。肿瘤标志物:血CEA为8.6ng/ml(参考值:0~5ng/ml),血CA19-9为2442.7U/ml(参考值:0~37U/ml),余血CA125、CA15-3均在正常范围内。
肺部感染性病变,如大叶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及阻塞性肺炎等。
【FDG PET/CT图像及抗感染治疗前后胸部平扫CT比较图像】(图1~图4)
【FDG PET/CT图像表现】
右肺下叶大片实变影及磨玻璃影,边界欠清,放射性摄取弥漫明显增高,SUVmax为18.8。右肺上叶前段散在条索及微结节,相应部位放射性摄取均未见明显异常。
纵隔4R区及右肺内11R区小淋巴结,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4.4~4.7。

图1 PET MIP前位
右肺下叶大片状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灶(箭头)
引自:主编:PET/CT疑难病例精解.第1版.ISBN:978-7-117-17027-7
.



图2 右肺下叶大片实变影及磨玻璃影,代谢活性弥漫明显增高(十字交叉)
A,B,C,D分别为CT横断面、PET横断面、融合图像及PET冠状面图像

图3 右肺下叶大片实变影及磨玻璃影,代谢活性弥漫明显增高(十字交叉)
上排、中排、下排分别为CT、PET及融合图像




图4 抗感染治疗前后两次胸部平扫CT影像比较
右肺下叶大片状实变影未见明显吸收,病变范围似有扩大(箭头) A、B分别为抗感染治疗前肺窗及纵隔窗CT横断面图像;C、D分别为抗感染治疗后肺窗及纵隔窗CT横断面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