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0岁,1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无力,于当地某医院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给予针灸、按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半个月前症状再次发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治就诊于我院住院治疗,发病以来有乏力、盗汗、发热,无咳嗽、咳痰、咯血,体重无明显减轻,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WBC、RBC、PLT、Hgb正常范围。结核菌素试验:48小时(-),72小时(-)。ASO、RF、CRP正常范围。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1.颈椎结核
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消瘦、盗汗、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及椎旁寒性脓肿为主要影像学表现。
2.神经鞘瘤
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位于髓外硬脊膜下,胸段最常见。发展缓慢。CT可显示瘤内钙化影;增强扫描瘤体强化。









图1 FDG PET/CT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面图
A. CT矢状位;B. PET矢状位;C. PET/CT融合矢状位;D. CT冠状位;E. PET冠状位;F. PET/CT融合冠状位图像;G. CT横断面;H. PET横断面;I. PET/CT融合横断面。C1~3水平脊髓右后方见条形异常显像剂浓聚灶,SUVmax约为4.1;CT相应部位见条形软组织密度影(十字交叉)




图2 FDG PET/CT横断面图
A. CT骨窗;B. 同A层面PET横断面;C. PET/CT融合图像;D. FDG PET MIP图像。CT寰椎右侧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白箭头);PET相应部位见显像剂摄取增高(黑箭头),SUVmax约为2.6




图3 FDG PET/CT鼻咽部横断面图
A. CT软组织窗;B. 同A层面PET横断面;C. PET/CT融合图像;D. FDG PET MIP图像。CT左侧鼻咽部见软组织密度影(红箭头);PET相应部位见显像剂异常浓聚(黑箭头),SUVmax约为3.9


图4 MRI T1加权颈部脊髓矢状位图
A. 肌膜瘤术前;B. 肌膜瘤术后。术前C1~3水平脊髓受压变窄(白箭头),肌膜瘤术后相应水平脊髓解除压迫,走行自然(黑箭头)
【FDG PET/CT图像及其他显像检查】
PET/CT检查方法:所用显像剂为FDG,扫描所用仪器为Discovery ST8 PET/CT,3D采集方式,3.5分钟/床位,采用xeleris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全身PET/CT图像(图1~图3)。术前、术后MRI图(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