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原发双肾上腺淋巴瘤
病例 原发双肾上腺淋巴瘤
案例诊断
原发双肾上腺淋巴瘤
病 史

男性,40岁,2010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疼痛15天就诊,无发热、乏力、呕血、血尿、黑便等。化验检查:WBC4.74×109/L、Hgb136g/L、PLT198×109/L、ESR26mm/h,HLD 954u/L;IgG < 17.3mg/dl、血β2-微球蛋白1400.0mg/dl。骨髓穿刺:粒细胞84%,以成熟细胞增生为主;红系受抑制3%;淋巴细胞6%;未见巨核细胞,PLT少见。CT:双肾上腺区软组织肿块,考虑恶性,肝右后叶团块状低密度影,考虑肾上腺直接侵犯。腹部MRI:腹膜后双侧肾上腺区少血供巨大块影伴腹膜后淋巴结增大,恶性肿瘤,淋巴瘤可能性大;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诊断要点和思路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需要鉴别的疾病

1.肾上腺转移性肿瘤

多有原发肿瘤病史,最常见为肺癌、乳腺癌。CT平扫表现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境界多不清楚,邻近脂肪间隙内常见异常软组织密度影。转移性肿瘤强化动态早期增强比淋巴瘤明显,且强化不均匀;MRI示T2WI信号复杂,多为高信号,坏死区信号更高,缺乏淋巴瘤线条状高信号改变。

2.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多为单侧发生,肿瘤体积一般大于淋巴瘤,坏死常见且显著,完全实质性少见。MRI示T2WI多为高信号,化学位移可有信号改变,动态增强各期强化较淋巴瘤显著。

3.肾上腺皮质腺癌

多发生于一侧肾上腺皮质,分为功能性及无功能性,前者以皮质醇增多症最为常见。肿瘤生长迅速、体积较大、常伴出血坏死、密度不均、CT表现为结节样强化。MRI表现T2WI高信号,压脂后持续表现高信号。

影像学检查

【FDG PET/CT图像】(图1~图3)

图1 肾上腺病变部位PET/CT显像。第一列、第二列分别为相同层面的横断、冠状、矢状面CT图像和PET图像

两侧肾上腺区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病变密度均匀,CT值约39HU,放射性显著浓聚

引自:主编:李方 姚稚明.PET/CT疑难病例精解.第1版.ISBN:978-7-117-17027-7

图2 PET MIP图

双侧肾上腺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视野内中轴骨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

引自:主编:李方 姚稚明.PET/CT疑难病例精解.第1版.ISBN:978-7-117-17027-7

图3 患者治疗后随诊PET MIP图

A. 治疗前PET MIP图;B~D. 分别为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5个月和治疗后14个月PET MIP图。患者化疗后随诊,两侧肾上腺肿块较前显著缩小,代谢显著减低;淋巴结区域未见新发病灶

【FDG PET/CT图像表现】

右侧肾上腺区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最大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为215mm×145mm× 121mm,轮廓清楚,见浅分叶,邻近肝脏、肾脏受压推移、肝实质明显受压,同侧肾上腺显示欠清,病变密度均匀,CT值约39HU,伴放射性显著浓聚,SUVmax为14.5;左侧肾上腺区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最大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为111mm×70mm×107mm,轮廓清楚,未见分叶,邻近结构受压推移,同侧肾上腺显示欠清,病变密度均匀,平均CT值约39HU,伴放射性显著摄取,SUVmax为16.8。视野内中轴骨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图1,图2)。

病理结果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点 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淋巴瘤化疗后并发外生性肝癌 下一篇:病例 臀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