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鼻病例 伴鼻诺卡菌感染、溶血性贫血的韦格纳肉芽肿
鼻病例 伴鼻诺卡菌感染、溶血性贫血的韦格纳肉芽肿
作者
王振刚
案例诊断
鼻诺卡菌感染;韦格纳肉芽肿
病例摘要

唐某某,男,59岁。

2008年4月发热(38℃)伴头痛、鼻塞,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无效,3天后症状加重,鼻塞、流脓涕间有血涕,外院检查:鼻黏膜轻度水肿,鼻腔阻塞,有糜烂面。外院CT:未见鼻窦炎性改变;肺CT:未见异常。先后多家医院抗感染治疗效不佳。1个月前高热39℃,畏寒,外院鼻腔分泌物培养发现洋葱伯氏霍尔德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但停药后复发,伴疼痛。2008年6月于我院鼻科检查,发现双下甲前部、中隔黏膜广泛糜烂,压中隔后可见黄白色脓溢出,阅鼻窦片见鼻窦黏膜增厚,内见高密度影,中隔黏膜增厚,考虑鼻窦炎,中隔感染,不除外免疫缺陷疾病。鼻腔黏膜组织活检示:急慢性炎症,见血管炎病变伴脓肿形成(CD68+、CD56-、Ki-67指数35%、六胺银-、WS-、PAS-),7月9日再次活检(图1)示:右鼻中隔黏膜组织重度急慢性炎症,其内可见小血管炎脓肿及类上皮细胞肉芽肿形成,血管壁纤维素坏死不典型,抗酸染色及PAS(-),疑WG收入我科。起病后无咳嗽、胸痛。

图1

鼻黏膜组织活检:黏膜组织重度急慢性炎症,其内可见小血管炎脓肿及类上皮细胞肉芽肿形成,血管壁纤维素坏死不典型,抗酸染色及PAS(-)

既往史:2007年5月因自身免疫性溶血,予以激素治疗,1年后停药而复发,再次服用激素后病情控制,目前服用泼尼松15mg/d。1个月前外院诊断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

查体:一般情况可,神清,精神差,体温38℃,血压120/70mmHg,皮肤黏膜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结膜轻度充血,结膜囊内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右眼上下眼睑发红、肿胀,右眼见脓性分泌物(图2a),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存在;右侧鼻根明显局限性隆起、红肿,压痛明显,右侧鼻腔见多量脓性分泌物,心率72次/分,律齐,肝脾未见异常,四肢未见异常。

化验:WBC11.2×109/L,Hgb100g/L,Plt310×109/L,ESR64mm/h,CRP193μg/ml,RF253RU/ml,ANA、ANCA(-),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梅毒、艾滋病检查(-)。

图2

a. 右眼睑红肿,鼻尖及鼻梁红肿伴右侧包块。鼻腔内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流出
b.鼻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巴西诺卡菌

肺CT(图3a):左肺下叶基底段见一团块状影(1.5cm×1.2cm),边界清晰,未见异常。

鼻CT(图3b):右侧鼻腔及筛窦不规则软组织影伴骨破坏,右上颌窦、蝶窦阻塞性炎症;鼻MR:右侧中鼻道及上颌窦口不规则软组织影,范围缩小;右中下鼻甲受累;右上颌窦、筛窦、额窦潴留囊中;右上颌窦积液;诊断为韦氏肉芽肿,鼻窦炎。

眼科会诊:眼球无突出,右眼上转稍受限,右泪囊区轻度肿胀,无波动感,泪小点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右眼睑肿胀、右结膜炎、右泪囊炎、右鼻窦炎。

再次查鼻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发现:巴西诺卡菌(图3-2-19b)90%(2次)、金孢子菌(2次)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诊断:鼻诺卡菌混合感染,WG?

图3

a. 肺CT:左肺纵隔旁可见一半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治疗前后无变化
b.鼻窦CT:鼻腔及右上颌窦内见密度增高影

入院后即给予强力抗生素(泰能),第6天体温正常、头痛好转;但鼻腔仍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拟行鼻腔穿刺排脓,转入ENT科,(MR检查)后予以保守治疗,再次转回我科。

培养发现巴西诺卡菌,调整抗生素(增效联磺+氟康唑+头孢他啶),并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予以糖尿病控制治疗,脓性鼻腔分泌物消失,病情逐渐控制。

在治疗感染的同时,经病理科、鼻科会诊,确定WG诊断,并予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8月28日复查鼻窦CT:双上颌窦密度增高影明显减轻。肺CT:肺部团块影无改变。CRP正常,ESR33mm/h,RF362RU/ml,随诊半年,病情稳定。随诊一年,患者因脑梗死于外院诊治,最终死亡。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鼻病例 伴反复鼻塞及血涕的浆细胞肉芽肿 下一篇:鼻病例 伴鼻息肉、肾损害的韦格纳肉芽肿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