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某某,女,11岁。
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双耳疼痛,伴听力下降,耳鸣及头晕。抗生素滴耳液治疗无效。2周后,出现双耳血性流脓,持续性,伴头痛和鼻塞,无臭味,听力进一步下降,全身抗生素治疗无效。10天前外院行双下鼻甲手术,症状仍无缓解。
2006年12月来我院就诊,鼻部CT(图1a)示全组副鼻窦炎。双侧总鼻道及上中鼻道软组织影。颞骨CT示(图2b)乳突窦及外耳道内可见软组织影,包绕听小骨,遮盖前庭窗及蜗窗,听小骨、耳蜗及半规管未见异常,以双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于2006年12月29日收入ENT科。

图1
a.鼻窦CT:上颌窦、鼻腔内可见明显软组织密度影。
b. 颞骨CT:双乳突腔、上颌窦、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气房间隔完整
耳科检查:双外耳道通畅,少量分泌物;双鼓膜充血增厚,标志不清,紧张部可见波动性排脓,淡黄色黏稠,无臭味。双乳突轻压痛。纯音测定:中度传导性耳聋。
入院后行双侧鼓膜切开术,术中见:鼓膜明显肿胀,表面少许脓性分泌物,切开鼓膜后未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外溢,右耳鼓膜明显肿胀,后下象限切开,可见脓溢,吸引出鼓室内少许脓斑后,脓液细菌培养未见异常。未做组织活检。术后,头痛、耳痛有所缓解。但鼻痛和鼻塞加重。
期间上级医师查房:鼻梁压痛,未见畸形,中鼻道可见假膜,顶部向两侧膨出,触之易出血,经鼻部黏膜活检,病理提示:黏膜组织重度急慢性炎症,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PAS-、CD20+、CD68+、CD45RO+。符合WG,于2007年1月转入我院风湿科。
既往体健。起病后无发热。
查体:一般情况可,神清语利,体温37.6℃,血压85/60mmHg。全身皮肤及浅表淋巴结未见异常。耳廓无红肿、无畸形;鼻梁无红肿,无畸形,压痛明显;鼻塞(呈张口呼吸状态),鼻中隔充血明显,鼻腔内可见菜花样突出物,0.5cm×0.5cm大小(图2)。

图2
右侧鼻腔内黏膜息肉样增生
双外耳道少量脓性分泌物,鼓膜充血、增厚,标志不清,紧张部可见波动性排脓,淡黄色,无臭味。双乳突压痛;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未见异常。
化验:血WBC7.8×109/L,Hgb110g/L,Plt256×109/L,ESR68mm/h,CRP136mg/L。ANA、抗ENA抗体、抗ds-DAN抗体、RF均阴性,ANCA-PR3 411RU/ml,ANCA-MPO(-),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
胸片及肺CT未见异常。
眼科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WG(局限型)。
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一周后体温正常,鼻塞消失,鼻腔内肿物消失,但仍有鼻中隔黏膜红肿。第2周出现胸痛,心慌,心率快。UCG检查未见异常。再次进行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胸痛好转。失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