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鼻病例 伴鼻、眼、口、皮肤受累的韦格纳肉芽肿病
鼻病例 伴鼻、眼、口、皮肤受累的韦格纳肉芽肿病
作者
王振刚
案例诊断
韦格纳肉芽肿病
病例摘要

斯琴某某,女,28岁。

4个月前左面部轻度外伤,无皮肤破溃,局部疼痛于10日内消退。之后出现左侧牙痛,抗炎镇痛治疗无效;因拔牙(术后观察牙体无异常)后仍牙痛予以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疑三叉神经痛,经CT发现上颌鼻窦炎(图1a),手术治疗,病理无特殊发现。术后出现左侧头痛,较剧,伴发热体温 38.2℃、白细胞增高,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效不佳。

图1 鼻窦CT

a.左上颌窦、筛窦内见软组织密度影;b.左上颌窦术后改变,左眼眶内下象限见软组织密度影,与下直肌分界不清

1个月前转我院ENT科,鼻窦CT(图2b):左鼻术后状态,左面部颊部、翼腭窝、颞下窝、眶下裂、眼眶及双鼻前庭异常密度影,有泪腺增大,鼻咽顶部后壁肥厚,左额窦、蝶窦炎,左中耳乳突内异常密度影,右眼眶壁内骨质不完整;鼻内镜检查鼻黏膜糜烂、坏死,疑淋巴瘤再次行鼻黏膜活检。

会诊外院上颌窦病理片示增生的结缔组织显慢性炎症,其内见坏死组织伴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形成,部分坏死灶周、内有中性

粒细胞积聚形成小脓肿,偶见血管炎,建议查ANCA,除外WG。我院鼻黏膜活检病理改变基本同外院病理片;另外,局部坏死组织边缘内见真菌菌丝浸润,多块存活组织内未见真菌、诺卡菌及抗酸杆菌。疑真菌性鼻窦炎,予以强力抗真菌药物治疗3周无效。

住院期间发现口腔上腭出现溃烂,饮水后可经鼻腔流出。双下肢及下腹部皮下出现包块,质韧,活动性差,无压痛,伴腹壁包块破溃。下肢皮下包块组织活检所见基本病变同鼻窦标本。经血液科会诊后排除淋巴瘤;经我科会诊后考虑WG而转入风湿科。

既往剖宫产史。

查体:一般情况差,神清,体温39.4℃,血压120/80mmHg,贫血貌,结膜苍白,左眼轻度突出,活动受限,巩膜轻度充血(图2a);耳鼻未见畸形;鼻内镜检查参见图2b;左磨牙后窦道致使鼻腔与口腔相通(图2c)。甲状腺不大,心肺肝脾未见异常。下腹部剖宫产手术切口右侧扪及2cm×3cm皮下包块,质韧,无压痛,边界尚清,伴局限破溃(图2d);双下肢皮下各见一包块,局部组织活检处见瘢痕。脑膜刺激征(-),病理征(-)。

图2

a. 左眼浅层巩膜炎;b. 鼻镜:鼻中隔消失,鼻腔黏膜糜烂、充血、黄白色坏死组织及结痂;
c. 磨牙后区软组织深在溃疡与上颌窦相通(穿孔),颊黏膜尚见瘘道口,可见白色坏死组织;
d.左下腹壁刀口处局部破溃、糜烂,周围及皮下肿块,质中,无压痛,2cm×3cm大小

眼科:左眼视力1米指数,左眼球轻度突出上移,左眼角膜后粉尘样KP(+),前房中深,瞳孔5mm,光反射迟钝,晶状体清;眼底:左视盘界清、色可,黄斑皱褶;右眼前节(-),眼底正常。

化验:WBC6.7×109/L,Hb77g/L,RBC3.44×1012/L,Ret1.9%,Plt497×109/L,GGT630U/L,ESR100mm/h,CRP218mg/dl,RF44IU/ml,ANA(-),PR3-ANCA234RU/ml,MPO-ANCA(-)。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

鼻分泌物培养:链格孢霉及阴沟肠杆菌。

肺CT:(-)。

腰穿:脑脊液清亮透明,压力正常,常规正常、生化正常,墨汁染色(-)。

诊断:WG(局限型)。

停用抗真菌药物,予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次日及之后3天,体温正常,头痛缓解,突眼明显减轻;一周后腹部包块缩小,破溃愈合。两周后,突眼基本消失。腹部包块消失。鼻腔黏膜糜烂坏死明显好转。

1个月后随诊,眼部仍有浅层巩膜炎,鼻部症状明显好转,PR3-ANCA。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鼻病例 伴耳、眼、鼻受累的韦格纳肉芽肿病(WG) 下一篇:鼻病例 伴鼻、喉受累的韦格纳肉芽肿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